第四章 其它微生物第一节 放线菌和丝状细菌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单细胞而有细长分枝的放线菌。此外,铁细菌、硫细菌和球衣细菌又常称为丝状细菌。这类细菌的菌丝体外面有的包着一个圆筒状的粘性皮鞘(细胞外有皮鞘包围的细菌,又称衣细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称鞘细菌),组成鞘的物质相当于普通细菌的英膜,由多糖类物质组成。工程上常把菌体细胞能相连而形成丝状的微生物统称丝状菌,如丝状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和丝状藻类(如蓝细菌)等。一、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种有细长分枝的单细胞菌丝体,它的菌体由不同长短的纤细的菌丝组成。菌丝相当长,约在 50~600µm 之间,直径与细菌的大小较接近一般约 0.5~1µm,最大不超过 1.5µm,内部相通,一般无隔膜。菌丝分两部分:伸入营养物质内或漫生于营养物表面吸取养料的菌丝,称为营养菌丝。当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程度,就会在它上面生长出伸向空中的菌丝,这部分菌丝叫做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的顶端能形成孢子丝,产生孢子,叫分生孢子(也叫气生孢子),见图 4-1。孢子对于不良的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散落的孢子遇到适宜条件就萌发长出菌丝,菌丝分枝再分枝,最后形成网状的菌丝体。放线菌容易在培养基上生长,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通常由一个孢子或一小块营养菌丝形成一团有分枝的细丝。菌落表面常呈粉末状或皱褶状,有的则呈紧密干硬的圆形,有些属的菌落为糊状。不同的放线菌的菌落呈不同的颜色,如无色、白、黑、红、褐、灰、黄、绿等颜色。菌落的正面和背面的颜色往往不同,正面是孢子的颜色。背面是营养菌丝及它所分泌的色素的颜色。放线菌菌落不易用接种环桃起。这些特征都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大多数放线菌是好氧性的。一般生长最适宜的 pH 值为 7~8,也就是中性偏碱。最适宜的温度为 25~30℃。放线菌多数是腐生性的,也有寄生性的,有些寄生种能使动植物致病。不少抗菌素(约占目前巳知抗菌素的 2/3)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其中有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近年来发现某些放线菌又氧化分解无机氰化物(CN-)的能力,这对于含氰废水的生物处理有重要意义,但必须注意所选用的菌种对人类和动植物有无不良影响。二、铁细菌水中常见的铁细菌有多孢泉发菌(Crenothrix polyspora)、赭色纤发菌(L. ochracea)和含铁嘉利翁氏菌(Gallionella ferruginea)等。铁细菌一般都是自养的丝状细菌(见图 4—2)。多孢泉发菌的丝状体不分枝。附着在坚固的基质上,基部和顶端有差别。鞘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