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XX县区开发建设的几点对策和建议浅谈XX县区开发建设的几点对策和建议“十一五”期间,市城市规划坚持“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XX县区,再造一个新的发展战略。这是发展中一个突破性的转折点,必将带动XX县区、区、及整个江南乃至的全方位开放与全方位发展,托起城市经济起飞的新希望。XX县区规划范围17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范围18平方公里,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区,更是一个融入自然的生态城市典范。几年来,区、开区等“近水楼台”的XX县区和重点产业园区更是抓住了发展的有利时机,扬鞭策马、砥砺前行,XX县区开发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客观的讲,目前我们的工作距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项目融资难度大,用地指标不足,征地拆迁难,项目推进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XX县区开发建设的进度和力度。下面,我个人就从区XX县区开发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粗略的谈谈当前XX县区开发几点看法。一、区XX县区开发建设现状区是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XX县区开发建设的区域当中。随着北部湾开放开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市积极抢占开放开发的制高点,大力推进“一号工程”XX县区的开发建设。这对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近年来,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带领全XX县区广大干部群众,面对XX县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条件相对不足的现实,紧紧抓住市实施“向南扩展,建设XX县区”战略给XX县区带来牵引和幅射作用的良机,进一步步理清思路,深入实施“一港两江三区三带”的发展战略,弘扬“团结奋进、实干图强”的精神,以XX县区建设促进XX县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了XX县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全XX县区财政收入的增长率达62.72%,位居全市首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和4亿元,增长率分别达57.3%和34.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其中XX县区范围实现固定资产第1页共4页投资和财政收入占全XX县区比重达85%;为全XX县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区XX县区包括商务区(即片区)、东部工业集中区、旧XX县区等规划区域,规划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几年来,XX县区开发建议步伐突飞猛进,引进了120多个产业项目,合同投资额达580亿元;采用bt建设模式实现了20多条市政道路开工建设;采用“统征统储、征转分离”模式完成征地面积突破3万亩;其中,工业兴区战略取得初步成效,东部工业集中区影响力开始逐步展现,引进工业项目89个,合同投资额达318.2亿元,广发重工、五菱桂花、三一重工等20多个已取得用地项目正抓紧建设,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机械装备制造、造纸、消费品工业、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物流配送为主导产业的具有浓郁特色的产业体系。未来几年,区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继续深入实施“一港两江三区三带”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先锋示范XX县区创建工作,实现XX县区赶超跨越大发展。计划用2-3年时间,实现XX县区71条主次干道路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并建成部分道路投入使用。到20XX年,全面完成XX县区全部路网、供电、供水、排水、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XX县区基础设施系统全面完善;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创利税达50亿元。为XX县区实现“一年新面貌、五年新突破、十年新突破”目标任务作贡献。二、XX县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区在XX县区开发建设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制约着XX县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审批程序繁杂。由于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很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权限大都集中在市直部门,在项目规划、立项、用地、环保、建设等方面XX县区没有自主权,项目前期工作需层层审批,环节过多,手续繁杂,时间长,效率低。二是资金压力大。受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市场持续低迷,经营性用地出让不理想,拥有土地出让金返还优惠政策的区资金压力逐步加大,部分已签订征地协议补偿款无法及时兑付,群众拒绝配合下一步征地拆迁工作。由于第2页共4页一些被征地农民已签了征地协议,没有及时兑现补偿款,造成一些项目施工建设时村民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