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有感 周六我观看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的“中小学生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专题节目,主要是为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树立“安全第 一、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学会如何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保护自己和救助他人。 安全专家针对近期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针对学生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减少意外事故对学生带来的伤害,主要讲了以下内容:发生地震时如何避险,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逃生,在马路行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发生溺水事故如何营救以及其他安全防范知识等。 在观看的同时,我们内心感触很深。通过学习了解各项逃生及保护方法,减少意外事故发生时对自身带来的不必要伤害,我们感到方法简单易学,但看了一些惨重的教训后,确然我们反思很强烈。 观看结束后,我们应该让每一个人在遇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都能沉着、冷静、机智应对,重点掌握应对的方法。特别是社会应当及时利用宣传栏、板报、班级宣传栏、校园广播网、学校网站等形式继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及时的模拟演习,如同四川 XX 县区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 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 1 分 36 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 今后我们应该加大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我们的孩子会经受住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会有效的保护自己和救助他人。 对学生做到如下教育:一:避震 家庭避震。地震时,应选择室内坚固的地方躲避,如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地震时应蹲下手把坚固物体,如桌腿;地震时保护好头部、颈部、同时应闭上眼睛防止异物伤害;地震时不要站在窗边、阳台下;不要跳楼,不要随意点燃明火。 第 1 页 共 5 页 学校避震:如果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迅速躲在自己书桌底下,抱头;如果教室是楼房,不要躲在外墙边,不要跳楼;地震过后由老师有组织疏散到空旷地方去。地震时如果在操场时,应保持原地不动,千万不要往教室跑。二:水灾 溺水是青少年头号杀手,其死亡率占三分之一。不要私自到河边、池塘去玩耍。 游泳前要做到游泳四不要: 1,没有家长的带领,小孩不能偷偷的去游泳。2,不能去控制不了水情偏僻的地方游泳。 3,为防止下水后手脚不抽筋,下水前应活动好身体。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安全措施情况下,不能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