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级 EMC 预设计理论与概念1. 基本物理概念1系统级 EMC 预设计理论与概念2. 电磁算法简介3. 系统级 EMC 预设计思路和流程4. 总结目 录1. 基本物理概念2系统级 EMC 预设计理论与概念2. 电磁算法简介3. 系统级 EMC 预设计思路和流程4. 总结目 录“ 系统级”一个多元概念全机收发信机干扰冗余度天线间互耦电气总成中线束间的 XT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背景 有着不同的“系统级”定义自兼容: SI/PI/XT/EMI他兼容: CE/RE/CS/RS3系统级 EMC 预设计理论与概念 广义电磁兼容:不需要的电磁效应就是 EMC 问题 印刷电路板 PCB 上走线间的相互串扰 XT 变频电源对收音机的干扰 EMI 手机对人体的热效应 SAR 天线布局、收发信机间干扰 雷击瞬态电流冲击破坏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核爆时强电磁脉冲的瞬态效应 EMP 等等 均属于电磁兼容研究的范畴 覆盖极其宽泛的现象,只要涉及到“ E” 和 /或“ M” : CE/CS/RE/RS/SI/PI/TDR/ESD/Lightning/EMP/HIRF/SE/SSN/EMS/ EMI/SAR/HAC/Antenna Placement/RxTx Interference… EMC 的焦点就是敏感对象 – 这永远是 EMC 关注目标4系统级 EMC 预设计理论与概念广义 EMC 概念电尺寸度量准则当 D/<<1 时,电路理论足够精确否则,电路理论必须代之于电磁场理论 这就是矛盾的统一。犹如:牛顿定律 vs 爱因斯坦相对论当物体运动速度 << 光速时,牛顿定律足够精确 否则,牛顿定律必须代之于相对论理论表象 vs 分析精度电路理论下的多重表象和分析方法随着频率的增高 而无法解释和精度下降,如 SSN/ 接地电磁场理论下现象的唯一性但随着频率的下降而无 法快速求解,求解噪声增加导致精度下降,如 CE5系统级 EMC 预设计理论与概念频率决定分析方法 何时用场?何时用路? 可以用路理论的必要条件:物理对象的电尺寸远小于波长,如<1/100 必须用场理论的充分条件:物理对象的电尺寸可以与波长相比拟,如 >1/10 1/100 ~ 10 为绝大多数电类工程师的场路混用“模糊区” 电力电子总是毫无例外地沿用传统的路理论,还很精确 电路行为级用路:因为三极管电尺寸远小于波长 高速连接器工程师则没有这么幸运,不得不采用恼人的场理论 微波工程师仍 happily 用着熟悉的场理论来做其微波电路 THz 芯片用场(如太阳能电池):因为芯片电尺寸已经大于波长场还是路?频率来决定路理论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