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1、介绍物理化学的定义、目的和内容2、掌握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物理化学定义及内容的理解绪论【引言】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与变化的科学。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等构成的,所以从微观上看,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变化,实质上就是分子、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方式及运动方式的变化。这些分子、原子相互作用及相对运动均具有一定的能量。故相互作用及运动方式的变化亦引起能量形式的变化,因而物质变化的化学现象常伴随着热、光、电、声等物理现象。例如:光照射照相底片所引起的化学反应可使图像显示出来;蓄电池中电极和溶液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是电流产生的原因等。许多的现象都说明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之间总是紧密联系着的。【提问】那么什么是物理化学呢?【板书】一、物理化学的定义:从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联系去寻找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也称为理论化学。二、物理化学的目的: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实验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从而使化学更好地为生产实际服务。【引言】物理化学要解决哪些问题?或者说其内容是什么?【板书】三、物理化学的内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化学热力学;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化学动力学;3、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物质结构。四、物理化学的形成、发展和前景【讲解】1、形成:19 世纪前期,欧洲发生产生革命,手工业向机械工业过渡,化学向现代科学转化。①1804 年道尔顿(Dalton)的原子论原子分子学说;②1811 年阿伏加德罗(Avogadro)的分子论定比定律;至 19 世纪中叶,随着生产的发展,化学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物理化学逐渐建立起来。2、发展:③1840 年盖斯(Hess)的热化学定律;④1869 年门捷列夫(Mendeleyev)的元素周期律;⑤1876 年吉布斯(Gibbs)奠定了多相体系的热力学理论基础;⑥1884 年范特霍夫(Van′tHoff)创立了稀溶液理论;⑦1886 年阿累尼乌斯(Arrhenius)的电离学说,揭示了电解质水溶液本性;⑧1906 年能斯特(Nernst)发现了热定理,进而建立了热力学第三定律;⑨1895—1910 年,伦琴(Roentgen)、汤姆逊(Thomson)、密里肯(Millikan)、居里夫人(MarieCurie)、卢瑟福(Ruthrford)、玻尔(Bohr)及爱因斯坦(Einstein)等人相继发现 X-射线、电子的质量和电荷、α–β–γ 三种射线、光电效应、原子核组成等,产生了旧量子学说的原子结构模型,进一步的研究创立了量子化学,使物理化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