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启示摘要:独立后的新加坡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的经济转型,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之一,它的迅速发展是与其注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密不可分的。本文通过回顾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希望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关键词:新加坡高等教育启示20 世纪初到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新加坡一直处于英属殖民地的地位。尽管在这段时间先后建立了爱德华七世医学院(1905 年)和莱佛士学院(1923 年),但是其主要任务也是为英文学校培养师资而且规模都很小。二战爆发后,日军对新加坡的占领使得其高等教育受到严重破坏。1945 年日本战败后,新加坡作为一个分治的殖民地并入了马来西亚随后与其共同建立了第一所英国教育制度的本科制综合性大学——马来亚大学(1949 年)。一、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一)重整阶段(1959-1979)1959 年,逐步取得独立地位的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所遗留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新加坡政府在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后,将原马来亚大学位于新加坡的本部正式改名为新加坡大学,同时建议在创始初期采用了旧中国大学制度的南洋大学改为与新加坡大学相同的英国学制,并通过津贴和政治两种方式逐渐将教育权收归国家,为将来更好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奠定了基础;其次,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精英教育培养模式,推行“教育必须配合经济发展”的方针。新加坡高等学校采取严格的方式筛选有天赋和素质高的人入学接受高等教育,同时摈弃“重文轻理贱工”的传统,加强应用技术教育,直接为生产和建设发展服务。经过这段时期的发展,新加坡新建的高校及重点发展的专业都与经济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密切相关,为新加坡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这一时期的调整和改革,新加坡一方面清理了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所残留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国情制定了符合自己发展的高等教育方针,满足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培养了大批的高级技术专业人才。(二)过渡阶段(1979-1990)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而经济发展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通过高等教育这个杠杆推动经济的增长,新加坡政府对高等教育不断做着调整。首先,新加坡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高等教育的投资政策。1984年,新加坡政府在《新加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国际化的需要,新加坡高等教育改革应以建构‘国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