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画图突破难点画图策略与几何直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画图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搭建桥梁,让学生在学习理解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感悟初步的数形结合思想,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一、巧用画图,理解概念内涵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概念对他们来说,枯燥无趣、抽象深奥,内涵难以清晰把握。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就要以形辅数,借助图形直观帮助其理解,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往往会出现错误。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不能够理解的。所以在教学时,笔者就先画出两组图形(见下图)让学生思考并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以及图中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非常容易理解倍的概念。教师在学生基本感悟“倍”的概念时再圈一圈帮助其理解“倍”的概念。当学生基本掌握“倍”的概念后,教师再说一些倍数,让学生在本子上用画图来表示,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倍”这一概念的理解。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教师如能借助相应的几何直观,直观地把“数”和“图”结合起来,从“数”和“图”两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反复体验感知,建立概念表象,必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主动理解与建构,学生也能理解和掌握具体图形之外的数学概念。二、巧用画图,揭示算理本质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对算理的真正理解是基础和保证。算理往往又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不理解算理的计算,单纯依靠简单模仿,达不到计算的融会贯通,也就失去了计算的灵活应变。怎样让学生理解算理?画图则是很好的方法,它能借助图形直观揭示算理的本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定律中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在计算时学生最容易出错,其根源就是学生未能从数学意义上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挖掘字母公式(a+b)Xc=aXc+bXc 的意义,不妨把它植入两个等宽的长方形中,通过求面积和来理解。如(8+7)X5=8X5+7X5,假设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5 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 7 厘米,宽是 5 厘米。求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见下图),结合图形可得面积之和为“8X5+7X5”,因为宽相等,也可以把这两个长方形合并起来,长就是(8+7)厘米,宽就是 5 厘米,面积就是(8+7)X5。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学生便可深刻理解“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