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说课一、关于教材的解读(一)、单元教学目标1. 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2. 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和 5 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3、和 5 的倍数,促进数感的发展。3. 了解质数与合数,在 1-------100的自然数中, 能找出质数与合数,并能熟练的判断20 以内的哪个是质数, ,哪个是合数。4. 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 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5.了解奇数与偶数,能准确判断奇数与偶数,通过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单元教学内容(三)、单元知识框架质数因数合数奇数因数和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偶数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四)、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标题内容安排第一节因数和倍数例 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例 2 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例 3 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第二节2、5 和 3 的倍数的特征例 1 5 的倍数的特征2 的倍数的特征,偶数与奇数例 2 3 的倍数的特征第三节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例 1 制作 100 以内的质数表例 2 解决问题:探索和的奇偶性已 学 过 的 相 关 内 容(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应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1、 因数和倍数。2、 2、 5 和 3 的倍数的特征。3、 质数和合数后续学习的内容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通分、约分二、关于课标的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知道 2,3,5 的倍数的特征” “在 1— 100 的自然数中, 能找出 10 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二)、课标解读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的学段目标和课标内容,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注重概念的建立,关注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