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植物病害 :指植物的正常生理机制受到干扰后造成的后果。病因 :引起植物生病的因素称为病因,这里的因素是指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导因素,而对病害发生和发展起促进和延缓作用的因素则称为病害诱因和发病条件。症状 :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部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病状 :受病后植物本身的异常表现。病症 :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子实体 :菌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后,即进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即子实体。无性繁殖 :指菌物不经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从营养体上直接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 :指菌物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菌物的生活史 :菌物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菌物的生活史。症状潜隐 :有些病害的症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消失,特别是许多病毒病的症状往往因高温而消失,这种现象称为症状潜隐。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来控制病原物的生存和活动,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这种防治病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初侵染 :病原物经过越冬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次侵染或初侵染。再侵染 :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上,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侵染、传播、发病,称为再次侵染或再侵染。土壤寄居菌 :在土壤中随病植株残体生存的病原物,当病残体腐烂分解后它们即不能单独地在土壤中存活。土壤习居菌 :对土壤适应性强,可独立地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能繁殖的菌物。病害循环 :指一种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包括了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潜育期 :指病原物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所需的时间。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即病程,指病原物从受到寄主的影响或识别进而到达侵染部位到寄主发病的过程。抗病性 :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活动,减轻发病和损失的能力称为抗病性。致病性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称为致病性。寄生专化性 :同一寄生物的群体在其寄主范围内,常因对营养条件的不同而出现明显的分化,这就是寄生专化性。专性寄生 :指寄生物一旦离开寄主生物就不能生活的现象。病原物的寄生性 :指病原物从活的植物体内获取所需营养的能力。全寄生植物 :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