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切线 1一、切线切线长定理中的基本图形:如图, PA,PB 为⊙ O的切线, A, B分别为切点,则有:(1) 两个等腰三角形(,) ;(2) 一条特殊的角平分线(OP 平分∠ APB 和 ∠ AOB);(3) 三个垂直关系(OA PA, OB, OPAB)。1.遇到有切线时常添加过切点的半径(连结圆心和切点)。 ( 图 1) 图 1 图 2 图 32.遇到证明某一直线是圆的切线时(1)若直线过圆上的某一点,则连结这点和圆心(即作半径),再证其与直线垂直。 (图 2) (2)若直线和圆的公共点还未确定,则常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再证垂足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图 3)图 4 图 5 3. 弦切角是与圆有关的其中的一种角, 当条件是切线时 , 往往找弦切角 , 看弦切角所对的弧, 再找弧所对的圆周角得两角相等。 (图 1)4.遇到三角形的内切圆时连结内心到各三角形顶点,或过内心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线段。 (图 4)遇到三角形的外接圆时,连结外心和各顶点。 (图 5)一、圆中有切线,常作过切点的半径(有点,过圆心作切线的垂线)例 1. 如图,已知MN为⊙ O的直径, AP是⊙ O的切线, P 为切点,点A 在 MN的延长线上,若 PA=PM,求∠ A 的度数。解:连结 OP,设∠ A 的度数为x。 PA=PM,∴∠ M=∠A,同理可得∠OPM=∠M,∴∠ POA=∠ OPM+∠ M=2∠M=2∠ A=2x。又 AP 切⊙ O 于点 P,∴AP⊥ OP,∴∠ A+∠POA=90° ,即 x+2x=90° ,解之得x=30° ,∴∠ A=30° 。例 2:如图, PA是⊙ O的切线,切点是A,过点 A 作 AH⊥OP于点 H,交⊙ O于点 B. 求证: PB是⊙ O的切线 .证明:连接OA、OB. PA是⊙ O的切线,∴∠OAP=90° . OA=OB,AB⊥OP,∴∠ AOP=∠BOP.又 OA=OB,OP=OP,∴△ AOP≌△ BOP.∴∠ OPB=∠OAP=90° .∴PB是⊙ O的切线 .例 3. 如图 ,AB 为⊙ O的直径 ,C 为⊙ O上的一点 ,AD 和过 C点的切线垂直, 垂足为 D,求证∠ 1=∠ 2。证明: 连结 OC。 DC切⊙ O于点 C,∴ OC⊥DC。又 AD⊥ DC,∴ OC∥AD,∴∠ 1=∠3。 OA=OC,∴∠ 2=∠3,∴∠ 1=∠ 2。评析: 当欲求解的问题中含有圆的切线时,常常需要作出过切点的半径,利用该半径与切线的垂直关系来沟通题设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例 4、如图, AB、 AC与⊙ O相切有与B、C点,∠ A = 50 ° ,点P 优弧 BC的一个动点,求∠BPC的度数。解:连结 OB 、 OC , AB 、AC是⊙ O的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