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结题报告)** 市朝阳第二幼儿园课题组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西方学者和艺术家们面对工业文明给田园风光和传统文化带来的破坏深表忧虑和不安,提出艺术回归自然,形成了对原始艺术及其风格的由衷向往。中国民间艺术宝藏,确实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丰富而独特。但在今天,也面临着赖以产生的小农经济基础的逐步解体,工业商品经济的冲击,民间美术变异的必然性和消失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必然唤起我们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对它进行全方位地深入研究。我们认为有一种切实可行的继承与发扬民间美术的做法,这就是将民间美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工作中,使这一国粹艺术在幼儿纯洁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这一做法切实可行而且势在必行。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举不胜举,剪纸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剪纸艺术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它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几千年来形成的剪纸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极好教育资源。而现实中的幼儿大多数对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不追随他人,才能取得自己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因此,发掘与研究本民族文化形成了一个迫切的课题。目前,国内幼儿园对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很少,即使涉及到了剪纸活动,也只是小范围的研究。国外对剪纸活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我园地处一个老新村里,园所规模较小,远离交通要道,生源非常局限,但是一直以来我园都在努力探索着小型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践形式。根据幼儿园及幼儿的具体实际, 2004年 2 月以前我园以剪纸兴趣活动为切入口,进行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整个幼儿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剪纸活动日益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为了充分实现剪纸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决定在兴趣小组活动阶段取得的成果基础之上,将剪纸兴趣小组的探索和实践引向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领域,结合我园幼儿勤于动手的特点,幼儿园在园本课程的开发中,开设了剪纸课。探索剪纸特色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热爱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继续发掘民间艺术的情感,发展幼儿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同时,使中华民族的剪纸艺术后继有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二、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一)概念界定:剪纸:剪纸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以纸为材料,让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