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选题背景1、集装箱船舶配载研究的现状70 年代以前的第一、二代集装箱船的箱位容量均在2000TEU 以下,当时船舶的稳性、吃水差和强度的计算一般由人工完成,集装箱配载图也由人工填制,工作效率很低。 80 年代初出现了2000TEU 以上的第三代集装箱船舶,在运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已难以胜任编制集装箱配载要求的情况下,不少计算机厂商推出了集装箱船专用计算机。80 年代后期和90 年代先后开发了通用计算机运行于DOS 环境和 WINDOWS 环境下的集装箱配载计划辅助系统。这些计算机配载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为船舶的稳性、吃水差、弯矩、扭矩和局部强度等性能的全面校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90 年代开始,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集装箱船舶配积载系统技术和应用也得到了新的进展。纵观世界船舶配积载系统情况,集装箱船舶配积载系统正处于自动与手动交替使用的交互式配积载方式阶段。其基本程序是根据船舶静力学的基本原理,按相关集装箱船舶运输规则的要求,对船舶的装载情况进行校核计算并显示结果。校核流程一般为:积载—计算浮态—计算稳性—计算强度,逐步校核并判断。在配载过程中,一般先自动配载,再进行人工干预配载,这样交互进行。这主要是因为船舶配积载十分复杂,要考虑货物装卸的先后,到什么港装什么货,大件不压小件等等因素,这些都需要经过人工配积载才能达到要求。当然,也有部分系统还基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提供一系列的配载建议,它需要建立知识库,并建立规则,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寻求一种满足既定约束条件下,倒箱最少、作业高效的装载方案。在软件实现方面,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作为系统框架,利用面向对象的Windows 编程技术,综合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计算机领域的新成果,从而使系统具有操作直观方便、数据查询快捷、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2、集装箱船舶配载研究的发展趋势尽管集装箱船舶配积载问题的研究已经有30 多年的历史,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配积载问题的许多方面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以说集装箱船配积载还停留在半自动化阶段。目前,利用人工智能领域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建立智能积载系统,有望使该问题的研究跨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单一运输向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对集装箱船上配积载系统的研究已不再是个单纯的货物运输技术问题,而有必要上升到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对它进行研究与探讨的新高度。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传统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