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人教版选修3 专题 1 基因工程中第 2 节内容,本节是《基因工程》专题的核心,上承《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节,下接《基因工程的应用》。对于基因工程,学生接触得很少,文字描述中会感到抽象,为此,教材中采用形象化得呈现方式简述了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例如,基因文库中把基因组文库比作国家图书馆,而把 cDNA文库比作某市图书馆,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在教材处理中还呈现主干,割舍枝杈,将非主干内容以《生物技术资料卡》、《拓展视野》等方式呈现,做到有主有次。2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掌握DNA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及基因工程载体所需条件等知识, 具备学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节的基础;而且经过一年必修教材的学习,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较扎实, 思维的目的性、 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基因工程一节对学生来说难点较多,如果处理不好, 会变成简单的死记硬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在教师引导下适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概念图等生物学语言归纳结论等方面的能力。3 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⑴简述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催化了基因工程⑵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基本步骤3.2 能力目标⑴学会运用概念图总结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及方法⑵尝试运用基因工程原理,提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⑵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4 教学重点与难点4.1 教学重点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4.2 教学难点⑴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⑵利用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5 教学整体思路采用从“整体 - 部分- 整体”的教学思路,首先引用基因工程案例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 其次采用分步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各个步骤的原理、方法和过程,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概念图将所学的知识从整体上再次整合。6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导入新课1)出示我国有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图解2)质疑:转基因抗虫棉培育的四个关键步骤3)根据学生回答补充还需检测抗虫基因是否已经进入棉花植株,并由此引出基因工程的四部曲看图并回答:首先要获得目的基因, 其次将目的基因连接到Ti质粒上,再次将重组的 Ti 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最后要重建转基因植物目的基因的获取1)提问转基因抗虫棉培育需要哪些工具2)讲授目的基因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