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总复习题(10.10)一、填空题1、 宋朝总结并广泛采用的“四柱结算法 ”也是我国古代会计的一大杰出成就,使我国的收付记账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2、 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和实在”,分别相当于我们今天会计核算中的“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和“期末结存”。3、 明朝山西商人傅山创建的“龙门账”及其设计的“该+进=存+缴”平衡公式,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复式记账法。4、 1494 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所著 《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出版。5、 卢卡 .巴其阿勒被称为“现代会计之父”。6、 会计是对核算单位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价值管理活动,是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7、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正确掌握会计的对象, 才能进一步理解会计的作用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才能真确理解和运用会计采用的专门方法。8、 概括的说, 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9、 会计前提条件主要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 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等。10、会计主体亦称会计实体,是指独立于财产所有者之外的会计核算单位。因为会计主体假设为会计工作规定了活动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事项的处理和会计信息的提供,只限定在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之内。11、持续经营时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会无限期地持续正常进行下去,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12、会计期间也称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时间上人为地划分为首位衔接、等间距的期间。在我国,会计期间按公历日期从每年的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作为一个会计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为季度和月份。13、货币计量是对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计量尺度所作的假设,是指会计信息主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并假设币值稳定。14、在我国一般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15、客观性原则也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6、一致性原则也称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17、配比性原则是指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互配合、相互比较,以正确确定该期的损益。18、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款项的收付是否应计入本期为标准,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原则。19、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