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塑性的概念:在外力作用下使固体金属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2、塑性加工的特点:组织、性能好;材料利用率高;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3、塑性成形的分类:按工艺方法→体积( 块料 ) 成形 { 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等} ,板料成形{ 弯曲、拉深、冲裁、剪切等} ;按成形温度→热成形、温成形、冷成型。4、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包括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为滑移和孪生,其中以滑移变形为主。5、体心立方:α-Fe 、Cr、W、V、Mo;面心立方: Al 、Cu、Ag、Ni 、γ -Fe ;密排六方: Mg、Zn、 Cd、α -Ti 6、滑移的特点:滑移系越多,金属变形协调性好,塑性高。滑移方向的作用大于滑移面的作用。7、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8、当滑移面上的剪切应力达到某一个值时,晶体产生滑移, 改应力值即为临界剪切应力值。9、滑移方向上的切应力分量为:τ=σ cosυ cosλ 。10、位错理论是指: 滑移过程不是所有原子沿着滑移面同时产生刚性滑动,而是在某些局部区域先产生滑移,并逐步扩大。11、晶体的滑移的主要方式是位错的移动和增值。12、晶间变形是微量且困难的,其主要方式是晶粒间的相互滑动和转动。13、塑性变形的特点是:具有不同时性、不均匀性和相互协调性。14、晶粒大小对金属塑性变形的影响:当晶粒越小时,金属变形抗力越大、塑性越好、 表面质量越好。15、固溶体晶体中的异类原子(溶质原子) 会阻碍位错的运动,从而对金属的塑性变形产生影响,表现为变形抗力和加工硬化率有所增加,塑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16、当金属变形量恰好处在屈服延伸范围时,金属表面会出现粗糙不平、变形不均的痕迹,称为吕德斯带。 为防止吕德斯带的产生,通常在薄板拉延前进行一道微量冷轧工序,使被溶质气团钉扎的错位大部分脱钉,再进行后续加工。17、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产生纤维组织、产生变形织构、产生亚结构。18、当金属塑性变形程度增大时,金属的刚度及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19、加工硬化可以改善一些冷加工工艺的工艺性、作为强化金属的手段,但是会降低金属塑性,使后续变形变得困难。加工硬化可以通过去应力退火得以消除。20、金属热塑性变形的机理主要有:晶内滑移、 晶内孪生 ( 合称晶内变形 ) ,晶界滑移和扩散蠕变。21、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改善晶粒组织; 锻合内部缺陷; 破碎并改善碳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