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09、荣成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实施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写入。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党章》要求,现就加强和改进我市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质量建党、开放建党、科学建党的要求,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按照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不断创新管理方法,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二、主要内容(一)健全管理网络。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设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构,负责流动党员的联系、教育和管理,重点是建立“两站点、一协管”的管理网络。两站点,即基层党组织流动党员服务站和工业园区流动党员管理站。按照“一个支部一个站点”的要求,全市所有基层支部都应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与党支部合暑办公,落实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具体责任人工作职责。流动党员服务站主要职责:准确掌握辖区内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按时接转流动党员组织关系;1搞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对流入党员搞好组织培训、落实生产生活服务,对外出党员搞好行前教育、落实跟踪提醒帮助;协调流动党员参加本区域民主评议、选举等事宜。在此基础上,适应园区经济发展新要求,在“两新”组织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设立流动党员管理办公室,对辖区流动党员调查摸底、建档建卡,做到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去向、通报工作和解决问题。一协管,就是设立“两新”组织流动党员协管员。对从业人员较多的新组建规模以上“两新”组织,本着“谁引进谁负第1页共18页责”的原则,由引进单位党组织负责协调“两新”组织落实流动党员协管员;对从业人员较少的新组建“两新”组织,根据工商部门企业登记和民政部门民办非企业登记情况,本着“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由属地或行业党组织负责协调“两新”组织落实流动党员协管员。流动党员协管员主要职责:每季度向上级党组织反馈一次本单位流动党员信息,并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落实相关教育管理措施。(二)强化日常管理。切实做好一帐、一证、一卡“三个一”管理。一帐,就是基层党组织流动党员台帐。各基层党组织要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方式准确采集流动党员的流动地点、时间、从业内容以及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等相关信息,建立起信息台帐,及时了解掌握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基本情况。一证,就是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外出前,党组织要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及时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掌握他们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2况。党员返乡时,所在党组织应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情况,及时派人与流动党员开展谈心活动,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一卡,就流动党员年度表现组织鉴定卡。流出地党组织要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经常性管理,每年年终结合民主评议,对每名流动党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认真及时填写年度表现组织鉴定卡。依据鉴定卡,对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落实帮教或组织处置措施。(三)改进教育方法。各级党组织要结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一要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树立“外出党员新形象”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进性作用;采取定期寄送学习资料、发信函、打电话等方式,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在流动党员返回时,抓住时机组织集中培训,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二要探索建立临时学习小组。对一同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有条件的要就地组织建立临时学习小组,确定学习管理召集人,制定学习活动方案,明确第2页共18页学习活动内容,基层党组织要确定专人进行联系指导,让离家的党员在外同样能过上组织生活,参加学习教育活动。三要坚持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