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案例分析一、分析天津滨海新区背景结构地 位和 规模天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占地规模 2270 平方公里优 势产业航空航天、汽车及装备制造、粮油轻纺、生物医药、石油和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八大优势产业 2013 年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8%。区 位优势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汇点, 背靠“三北”、依托京津、面向东北亚,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的窗口和通道,是中国北方连接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新区腹地辽阔, 遍及北方12 个省市自治区,具有较强的对内吸引和想外输出的有利条件。企 业数目企业总数 10897。其 中 生 产 制 造 类 企 业4572 个;贸易经营类企业3997 个;对外贸易类企业454 个;信息技术类企业135 个;旅游类企业 329 个;服务类企业 1275 个;金融类企业 117 个。功 能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 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支 撑产业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食品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医药制造、饮料制造等发 展历程( 每个 阶段 居住 人口 与关 键举措)规划筹备阶段(1984-1990 年):1984 年 5 月 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天津港实行体制改革试点的批复》 (中委〔 1984〕 17 号),同意天津港实行体制改革试点;1986 年 8 月 21 日邓小平视察新区,滨海新区形成最初轮廓。空 间布局空间和产业布局为:" 一轴"、" 一带 " 、"三个城区" 、" 七个功能区 " 一轴 :"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一带 :" 海洋经济发展带 " 。三个生态城区 : 即建设以塘沽为中心、大港和汉沽为两翼的三个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七大功能区:开发区;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中心商务区;滨海高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临港经济区天津市战略阶段(1990 年-2005 年):1991 年 5 月 12 日,国务院批准天津港保税区正式设立;1994 年 3 月,天津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通过决议“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 ”;国家战略阶段(2005 年- 至今):2005 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 “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