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诊断公司战略的成败得失经常有朋友问我,你是专门搞战略咨询的,那战略诊断应该怎么做呢?确实,战略规划难,战略诊断更难。绝大部分的战略规划都在依葫芦画瓢,真正追问一句你的公司战略究竟有何成败得失,回答者往往避重就轻,或者语焉不详。2 战略诊断难在哪里1、从“无”到“有”的战略“素描”难。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即便是街边练摊的,也知道在位置、时段和食客的偏好上做文章。很多企业家对于企业的发展、对形势的估计都有自己的判断,在脑子里都有关于公司战略的片段,还没有落在纸面上,也还说不太清楚。要把这些片段串起来,从“瞎子摸象”变成战略的“3D 图形”,完成企业的公司战略“素描”,是战略诊断的难点之一。2、不同公司的战略变化多端,不易捉摸。企业的战略选择不拘一格。“夜里想了千条路,天亮依旧磨豆腐”是一种战略选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一种战略选择,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在产业跨界如此频繁,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同一个行业的企业战略也有很大差异。比如煤炭流通行业,从煤炭采掘、煤炭物流,到煤炭消费环节,都有实力雄厚的国企巨头参与其间,也有以“煤炭供应链管理专家”为战略定位的民营企业,利用网络效应,结合服务和金融手段打造新的煤炭流通王国。 再比如旅游行业, 同样都是“吃住行游购娱” ,3 有的企业以重资产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有的则选取市场化特征更明显的“购物”环节入手。“说一套,做一套”也是常见的公司战略现象。比如某企业看起来明线做医药产业园区,暗线仍然是搞房地产,通过和有关部门交换优质土地资源,快速开发然后售出获利。不拨开战略的迷雾,猜不出谜底,无法准确完成战略诊断。3、同一家公司的战略需要通盘考虑发展阶段、时间节奏和层次深度。放在时间纵深的维度看,同一家公司的发展战略也可以有很多表现,而且都有合理性。企业要判断的最关键问题往往不是“应该做什么才对”,而是“到了该做这件事的时机吗”?该做而没有做,错失机遇是问题;不该做而做了,危害比错失机遇更大。因此,快速了解行业和公司,掌握企业发展的Know-how,洞悉行业中公司战略的发展演变路径,形成框架感,再综合考虑公司战略有关“能做”、“可做”和“愿意做”基本假设的关键支撑因素和对策,才能真正可靠地得出战略诊断结论。战略诊断的常见误区1、按战略规划过程的逻辑进行战略诊断。4 战略规划一般分为战略分析、战略设计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