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辩论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辩论的方法有很多,“苏格拉底三段论”是辩论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在辩论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呢?今天给大家 分享一些辩论赛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何在辩论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 般性的原则(大前提 ),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 ), 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结论】 。这就是著名的 苏格拉底三段论。由此可见,三段论是由一个大前提(陈述大概念的命题 );一个小前提 (陈述与大概念有关的具体实例的命题 );和一个结论 (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的结论)组成的。在辩论中,我们使用三段论时,并不需要完全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说出来,反而可以视情况省略某一部分,这就是简易三段论。简易三段论因为 简 会使辩论简洁明了,因为易 常常被广泛运用。下面,我们就通过三个例子,来说明这简易三段论是怎样运用的。在有些三段论推理中,因为大前提和小前提包含着结论,或者暗示了结论,结论无需多说已经跃跃欲出,在这种情况下,辩论时就可以省略结论。省略结论可使辩论不重复累赘中日甲午海战后,日相伊藤博文到中国游历,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2一些接触。辜鸿铭当时是张的幕僚,作为见面礼,他送了伊藤博文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英译本《论语》。伊藤博文早知道辜鸿铭是中国的先锋大将,便趁机调侃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年,却不能行 于 20世纪的今天吗 ?辜鸿铭见着拆招,回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20 世纪,其法仍然 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伊藤博文听了,一时无言以对。辜鸿铭用 社会科学的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一样作大前提,以自然科学的加减乘除不会变做小前提, 隐晦含蓄地得出了孔子教人 的方法也一样适用的结论,不但驳斥了伊藤博文关于孔教过时的谬论,还给伊藤博文留了面子,可谓一举两得。在辩论中,运用简易三段论要注意,简易三段论省略大前提也是有前提的,大前提必须是人所共知的,或者不言自明的;小前提如果包含在大前提中是可以省略的,如果没有包含在大前提中,或者人们不能从你的辩论推理中知道小前提,也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