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范和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 上报) 如何有效防范和降低税收执法风险根据近几年税收执法检查的情况看,税务机关在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税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依法行政、依法治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得到明确,纳税人维权意识不断觉醒,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面临的税收执法风险也同时增多。税务工作成为一种高危职业,因执法不当、执法过错或行政不作为等行为而引起的行政诉讼的败诉、行政赔偿及滥用自由裁量权,贪污受贿,侵吞国家税款的案件时有发生。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已成为当前摆在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税收执法风险行为1、税收执法程序违法。所谓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顺序、方式及时限的总和。税收执法程序违法的主要表现为:第一,省略步骤,颠倒顺序。即将必须的法定步骤予以省略。或者执法人员虽然履行了全部的执法步骤,但不按各步骤先后顺序履行则构成颠倒顺序的程序违法。第二,改变方式。例如,《税收征管法》规定采取简易保全措施的手段仅限于扣押,如果执法人员采取了查封或者冻结的手段,就构成了改变方式的程序违法。第三,超过时限,即未按法定的时限行使税收执法权。2、税收执法超越职权。在行政执法中,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范围,或者实施了根本无权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结合税务实践,税务机关超越职权的是违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作出了不利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处理、处罚决定。二、税收执法风险成因(一)从操作实践上看,税收执法过程中面临和存在的风险。按照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及管理事项划分,有以下几类类税收执法风险:一是征收管理方面,主要是在税务登记管理、纳税申报管理、发票管理、票证管理和税款征收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二是税务检(稽)查方面,主要是在实施税务检查过程中,存在不依照法定权限、内容、程序、方式实施检查的行为,导致处理结论与管理相对人的实际状况差异较大,损害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三是税政管理方面, 主要是在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以及税收业务解答过程中,存在与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规范性文件相冲突的行为。四是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方面,主要是在审批减免税以及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