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页,第1 页一、名词解释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5.亲社会行为: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8.关键期:(见简答题)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二、填空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 问卷法)、( 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8.6、7 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 岁达 1400 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 听觉)、(视觉 - 触觉 )、(视觉 - 动觉 )之间的联合。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 (具体形象思维)随后,( 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