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环节,金融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伴随着山东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山东省金融业发展迅猛,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担保、信托等为主的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以及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是山东省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重大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山东省的金融业应当紧紧围绕着山东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大局,根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调控要求,从提高金融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金融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使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本规划在分析山东省金融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及金融业面对的新形势和机遇,制定了“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一、山东省“十一五”期间金融业发展回顾(一)基本形成了功能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结构。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金融业机构类别和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结构。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的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截至 2009 年末,全省银行业机构达 278 家,其中政策性银行 3 家,国有商业银行 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11 家,城市商业银行 15 家(省内城市商业银行 14 家),完成了计划任务量的 150%,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141 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136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 家),是计划任务量的 17.63 倍, 邮政储蓄银行 1 家,外资银行 9 家,完成了计划量的 90%,资产管理公司 4 家,财务公司 5 家,信托公司 3 家,小额贷款公司 81 家;证券公司 2 家,期货公司 4 家,证券营业部 190 家,期货营业部 51 家;省内首家保险法人机构泰山财险获准成立。(二)金融各行业运行平稳,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至 2009 年底,山东省银行业存款余额快速增长、活期化特征明显。山东省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 34697.8 亿元,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中到 2010 年末全省存款规模达33000 亿元的任务。全省本外币存款增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超3000 亿元。贷款势头迅猛,山东省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 25961.3 亿元,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