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泛碱如何处理[五篇]第一篇:石材泛碱如何处理石材泛碱如何处理一、泛碱现象泛碱是花岗岩饰面建筑物表面的一种常见的病害,根据其不同成因和表现方式,有泛霜、泛白、析白、起霜、墙身和装饰面侵蚀等多种叫法,是土、土坯、砖体、水泥、砂浆、混凝土、砌体、瓷砖、涂料等建筑材料的内可溶性盐碱随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吸收水分、水分迁移、水分蒸发过程中随着物理、化学变化的发生而使原建筑材料破坏的一种病害现象,侵蚀破坏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的有返潮、起泡、粉化、起鼓、空鼓、开裂、剥落、发霉、结晶等现象。湿贴天然石墙面在安装期间,石材板块会出现似"水印"一样的斑块,随着镶贴砂浆的硬化和干燥,"水印"会稍微缩小,甚至有些消失,其孤立、分散地出现在板块中,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户外反复遭遇雨水或潮湿天气,水从板缝或石材表面等部位侵入,天然石的水斑逐渐变大,并在板缝连成片,板块局部加深、光泽暗淡、板缝并发析出白色的结晶体,长年不褪,严重影响外观。二、泛碱产生原理泛碱现象的产生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建筑材料存在可溶性的盐类和碱类物质。(1)石材内含ca2+等物质,如大理石等石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占58%以上,当受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及水分作用时,其表层起化学变化即转化为石膏,使其很快失去光泽,并变得疏松多孔。花岗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并含有部分的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铁等成分。当氧化铁含量较多时,其石材表面易出现锈斑。(2)大理石及花岗石从微观上观察,其结构组成之间存在着不规则的空隙,花岗岩细孔率为0.5%~1.5%,大理石细孔率为0.5%~2.0%,抗渗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浆,花岗岩的吸水率0.2%~1.7%时较低的,水仍可通过石材中的毛细管渗入面传到另第1页共17页一面。天然石材的这种特性及毛细孔的存在,为粘结材料中的水、碱、盐等物质的渗入和析出并形成泛碱提供了通道。外部因素:可认为是由于基层材料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当水分从材料表面向内部渗透后,将可溶性物质溶解,而当材料干燥时,水分由内向外发生迁移,将可溶性物质携带到材料表面,随着表面水分蒸发,白色的可溶性物质留在表面,即产生泛碱现象。外部原因:(1)水泥砂浆的析碱性。(2)水的渗入。由于外墙接缝用水泥细砂砂浆勾缝,令防水效果差;地面水(或潮湿)沿墙体或砂浆层侵入石材板。三、产生的条件。(1)使用材料中的碱,它的来源可以是水泥、骨料、外加剂也可以是水和饰面材料;(2)水是泛碱现象产生的来源与介质;(3)面层装饰材料的缝隙及毛细孔是碱接触空气和水的一个渠道;(4)施工工艺的不同对泛碱现象的产生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项目中,分析影响当地泛碱现象产生的主要条件,通过选择石材与石材、防止水的侵入、粘贴剂选择等方面,采取阻止其中一个条件或几个条件发生的措施。四、目前泛碱现象一般防治措施1施工前准备(1)设计上考虑消除泛碱,尽可能设计成干挂形式;考虑好结构的防水处理;选择吸水率及其他物理性能符合要求的石材板等。(2)施工前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泛碱的各施工工艺环节,提前作好预防措施,如无把握应先做样板。(3)有关材料应先检验后使用,不但要求外观、尺寸合格,其物理性能指标也要合格。2材料的选择(1)水泥的选择。砂浆作为面层装饰材料的粘结材料,水泥是碱的主要来源,水泥质量的好坏以及水泥的品种的选择将对水池面层装饰的好坏,以及是否会产生泛碱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选用水泥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3.5%,碱的含量不得超过0.6%。(2)水质要求应尽量选用含碱性少的淡水(现实无法控第2页共17页制)。3使用防碱背涂剂(1)石板安装前在石材背面和侧面背涂专用处理剂,该溶剂将渗入石材堵塞毛细管,使水、ca(oh)2、盐等其他物质无法侵入,切断了泛碱现象的途径。无背涂处理,泛碱不可避免,经背涂处理的石材的粘接性不受影响。(2)在石材板底涂刷树脂胶,再贴化纤丝网格布,形成抗拉防水层,但切不可忘记在侧面作涂刷处理。4施工工艺上的防治措施(1)铺贴前对基层的要求。提高基材的抗渗性。配制混凝土或砂浆时,采用适宜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