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综合能力重点(1-12 章 精华编)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与应用第一节 需求、供给与局部均衡价格理论个人需求:是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他将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个人对于商品的需求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人具有购买意愿,第二,个人具有支付能力。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个人的偏好,个人的资产与收入,个人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与个人购买商品的价格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市场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购买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市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法则: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状况解释了需求函数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需求法则表述如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供给:单个厂商的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单个生产者在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商品的各种数量。单个厂商的供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厂家打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为生产该商品厂商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厂商的技术状况,厂商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其他商品的价格等等。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除某些特殊的资源比如土地、劳动等资源外,大多数商品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表示供给量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化的。不论是供给函数还是供给表或者供给曲线都表明,对于一般商品而言供给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均衡价格问题:1.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中,必有买者和卖者共同接受的价格,在这个价格下,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从而使商品的市场到达一种平衡,达到市场均衡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达到市场均衡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由市场需求函数与市场供给函数可以求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2.商品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形成是市场供求力量自发作用的结果。这一均衡点,生产这一商品的所有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愿意提供数量等于消费这一商品的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愿意购买的数量。任何脱离这一均衡点的状况都成为失衡,在失衡的情况下,市场供求力量的自发作用最终会实现均衡。3.均衡点的特性:均衡点的存在性、均衡点的惟一性、均衡点的稳定性。均衡点的存在性:如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第一象限存在交点,则存在均衡点。否则,就不存在均衡点。均衡点的惟一性:指只存在惟一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