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新店镇拟改名为骆马湖镇的请示切实提高对新农文化服务建设的认识——————党店镇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党店镇是乡镇,与城市相比,无论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方面,无论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文化生活,无论是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是文明程度都存在较大差距。要改变现状、统筹城镇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作保障。健康丰富的文化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只有加快建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目的、以实现农民的文化权利为目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为和谐社会构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20XX年4月8日我们组织人员以调查问卷和走访农户的形式,针对当前我镇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调查。总结优点找出不足,以便更好的促进我镇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一、我镇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一)、文化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必要前提。目前,全镇已初步形成较为齐全的乡、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起了图书馆、文化馆、艺术剧团,按照标准建设了部分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点已达20余个;运动器材遍布19村落公共活动区。(二)、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保护党店镇当地文化遗产。1、结合农村青年求乐的兴致,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文体队伍,丰富农村青年文化生活。建立了文艺队、体育队、书画协会等各种兴趣小组,深入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重点培养、重点扶持、表彰激励等方式,把农村青年文化骨干组织起来,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有专长的农村青年文化带头人。第1页共5页2、同时这几年来,我镇相继举办3月28日戏曲文化会、庙会等一系列我镇的人民盛会、节日;大力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全镇农村文化、工厂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日趋活跃,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0多场。(三)、建设3个重点文化工程1、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运作模式,采取“两自主一公开”(即由农民自主选择剧目和片目,自主选择剧团和放映队,补助政策和操作程序完全公开)的办法,镇级财政补助资金的方式,截至20XX年底共为农民群众放映电影1000多场、演出戏剧120多场,受惠群众十几万人次,在全镇推广“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目标,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2、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三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镇共投入资金40多万元,在实现乡(镇)和行政村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率达到100%的基础上,今年将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有线电视、所有行政村建广播室,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的广播电视文化服务。3、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了农村中小学校的全面覆盖,为城乡群众提供了先进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二、当前党店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设施不全,农民使用率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然相对薄弱。全镇20个农家书屋面积都比较小,活动场地简陋。大部分图书资料都是当地中小学生读物及上世纪末的一些技能书记、大多陈旧不堪,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更满足不了人民群众阅读的需要。农家书屋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不能真正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运动器材虽然遍及全镇17个村落但是由于没有专人的指导使用与没有专人保养维护,不仅没有人民群众使用、这些运动器材也慢慢也遭到了损坏;第2页共5页(二)、镇财政资金不足目前,全镇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基本经费保障。全镇所有建成的农家书屋因资金缺乏,没有工作经费,不能及时更新图书。同时所有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均是村干部兼任,没有任何报酬,工作积极性不高;运用器材损坏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大量缩水,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能力十分有限。(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缺乏,人民群众参与意识淡漠。1、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不足、尽管我们也培养了一部分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