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家河》的读后感 对于之前出版的《梁家河》这本书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这么深的感触呢,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大家一起欣赏。 5 月 2 日,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当我在《今日头条》里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回到我退休前的所在单位领了一本。作为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样,有着下乡当知青经历的我,通过阅读《梁家河》全书,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从《梁家河》一书中,我探寻了领袖足迹、见证了领袖初心、筑牢初心使命。掩卷过后,我陷入长久的深思,由此,便写下了此学习笔记。 《梁家河》全书 10 余万字,40 幅图片,是一本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纪实文学。以《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章节 34 篇文章,讲述了 2015 年 2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离开了 40 年的梁家河村的事情。该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全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尤其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由此,在我看来,梁家河不仅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好地方,而且是一个能把人心留住的地方,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通过阅读《梁家河》一书,我认为,正是总书记在梁家河经历了 7 年的实践磨练,使他更懂得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铸就了习近平总书记崇高的理想追求、宝贵的政治品质、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品德作风。知青时代的习近平那种勤奋好学、爱国亲民、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以苦第 1 页 共 4 页为乐、为民实干的革命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民公仆为人民的真实内涵,从中找到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明确答案。 通过阅读《梁家河》全书,让我深刻感受到,七年多的知青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形成深厚人民情怀的重要时期。也让我们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他成为全党的核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他 15 岁上山下乡,在陕北黄土高原度过艰苦的知青岁月,然后进入清华大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