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深入推进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真正把便民服务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按照省、市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有关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工作目标以“把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行政服务延伸到基层,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整合基层资源,强化村级自治和服务功能,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为总体工作目标,全面加强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十个一”(一个场所、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本台账、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个公示栏、一名以上代办员、一套办事须知、一张便民服务卡)要求作为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最低标准,在今年6月底前实现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区411个行政村和159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全覆盖,使基层群众得到更多便利的服务,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二、工作职责和服务项目(一)主要职责:1.负责法律、法规、政策及群众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咨询和解释等服务;2.负责受理登记辖区居民的申请,实行报送代办服务;3.负责有关政务、村务、服务信息公开公示工作,对辖区居民开具相关证明材料,并提供适宜办理的其他服务事项;4.与相关部门做好工作衔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审批项目的现场踏勘工作;5.按时报送统计报表和相关资料。(二)服务内容: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具体事项按照能进尽进原则,由各镇街结合实际确定,今年重点将以下事项纳入便民服务范围:第1页共5页民政服务事项。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殡葬改革,养老服务和老年优待等。劳动保障服务事项。劳动力资源登记管理,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指导与培训,困难家庭的就业援助;社会养老保险、新农合等社会保险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录入、个帐查询、费用征收、领取资格认定和待遇支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劳动争议调解,协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及社会保险的其他管理服务,协助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等。国土服务事项:农村宅基地审批受理和代办、设施农用地审批受理和代办、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受理和代办、建设用地相邻纠纷的调解与协调;建设服务事项:村级建设规划审批受理和代办;农民建房政策法规和技术咨询等。农业服务事项: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审查、发布、上传;农产品买卖市场信息发布;有关生产技术、气候变化、抗灾防灾、支农惠农政策传达;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粮食直补资金落实服务;农资供应、育秧育苗、植保统防统治、机耕机收等生产作业性服务;农业技术培训等。卫生服务事项:组织办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助开展农村居民新农合报销情况公示;组织居民参加健康教育和体检、预婚青年婚检;改厕技术指导等。人口计生服务事项:再生育审批的资格核对和代办公示;生殖健康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计生证件代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特别扶助金和公益金等利益导向政策的资格确认核对和公示;外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优生“两免”服务告知书发放;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及初步核对等。残联服务事项:残疾人相关政策法规咨询,残疾人证办理相关服务事项。公安服务事项: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二代证发放及死亡人员户口注销等代办服务事项。工商服务事项:代办个体工商户登记(设立、变更、注销)、代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登记(设立、变更、注销)、代办食品流通许可证等。综合服务事项:家电下乡补贴申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出具证明材料(加盖印章),动第2页共5页员农村居民参加健康教育,发布疾病防控、健康体检信息,有线数字电视安装、维修等申报受理,群众间纠纷的调解和协调等。三、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一)健全工作制度。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要严格执行各项基本工作制度,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1.建立干部轮值制度。村(社区)要通过实行轮流值班、定时约时办公等方式,确保便民服务中心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