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送 审 稿)编 制 说 明2008 年 5 月 北京一、编制依据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委托编制 2006 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经规标准【2006】45 号),的要求,进行编制的。二、铁路数据网现状及规范铁路数据网建设的必要性1、目前铁路数据网现状铁道部在 1992 年开始,先后建设了 X.25、帧中继网络、ATM 网络。其网络规模覆盖全国各铁路局及铁路站段,地理位置主要在铁路沿线。X.25 网络原来主要承载铁路各种 MIS 系统的业务,为其提供低速数据通道,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业务通道需要的带宽逐渐增大,由于 X.25 网络提供的通道带宽较小(在 2M 以下),因此,X.25 网络原有业务基本上导入帧中继或 ATM 网络上,X.25 网络目前不再使用。帧中继、ATM 网络,主要为铁路各 MIS 系统提供通道。网络中继带宽大多采用 2M 或 N×2M 速率,少数链路采用 STM-1 速率。ATM/帧中继网络在铁通成立后,已移交铁通,铁路仅为铁通ATM/帧中继网络的大客户,铁通为铁路的各 MIS 系统提供 ATM/帧中继通道。2007 年 4 月铁路进行了第六次提速,列车行驶速度增加到每小时 200 公里,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加快,将需要更多的、准确的信息,辅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目前铁路的各种数据业务,基本上都是 IP 数据业务,铁路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也正向 IP 需求集中,同时,由于 IP 网络能承载数据、语音、图像,因此,从数据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上看,正向 IP 技术这一种数据网络形式集中。目前铁路既有的 IP 数据网,是铁路为 TMIS、CTC/TDCS、客票、公安系统等分别独立建设的 IP 数据承载网络,网络带宽很低(基本为 2M 或 n*2M 等的连接),设备等级也较低,不能满足铁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各种与资金往来、安全生产无关的业务都独立建设 IP 数据网,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因此,急需为铁路信息化需求建设一个承载与资金往来、安全生产无关业务的共用 IP 数据网络。我国铁路正快速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目前及今后几年,将建设多条 300Km/h 的客运专线铁路及 200m/h 客货混运铁路。随着这些铁路的建设,也同期建设着为本铁路数据业务服务的共用 IP 数据网络。京津客运专线铁路数据网正在建设中。既有铁路的各铁路局,如北京局、西安局、呼和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上海局、南昌局及胶济线等,为适应铁路的发展,更好的为铁路生产指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