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 年)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升级转型,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投资、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杭州市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 年)。 一、行动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市信息化、信息产业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整体环境,加快培育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产业特色不断显现,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一)产业特点 1.总体规模不断壮大。2002 年以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发展速度超过 20%,高于同期全市工业增长速度。2008 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432 亿元,占全省 11 个地市信息产业收入比重的 27.21%,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实现增加值 329.69 亿元,占全市 GDP(全市 4781.16 亿元)比重 6.9%;出口交货值 63.58 亿美元,约占全市出口总额(336.14 亿美元)的 18.91%;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14.25 万人,其中仅软件行业就吸纳大学生就业人数 5.87 万人,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规模仅次于机械行业,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完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虽然同比下降,但利税、新产品贡献率高速增长。说明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继续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8 年软件产品、系统集成收入的增长速度趋缓(同比增长分别为 2.6%、16.77%,低于全行业增长速度),比例不断下降,但软件技术服务收入增长速度迅猛(同比增长 75.37%,远远高于全行业增长速度),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例快速增长,远高于南京、成都、大连等地。同时,软件服务外包由原来以来料加工为主向软件产品出口方向发展。 3.行业应用软件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行业应用软件在全行业所占地位持续提升 ,产品所涉及的门类、行业及领域不断拓展,在金融、证券、管理(财税、医院、企业、办公)、安防监控、控制(工业、交通)、电信、电力、公安、网络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应用软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