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一点感想 关于教育的一点想法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几乎从来不会有人否认教育的重要性。但凡家里不是太贫困的,总归用尽哪怕最绵薄的财力让子女接受最起码的教育,果真“家徒四壁”的,就是“砸锅卖铁”了,新闻里也不少哥哥姐姐辍学打工以让弟弟妹妹可以继续上学的,富贵人家的则更是对教育不惜下血本。 那么教育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呢。接受了所谓的良好教育就一定能“成才”或者“出人头地”吗。现今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 六 月 上 旬 党 员 组 织 生 活 的 时 候 听 了 教 育 咨 询 师kenrobinson关于教育的ted演讲《howschoolskillcreativity》很有感触,他认为公共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创造力,因材施教,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而不是老师自认为的方式进行,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重视,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更有意义,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未知。 而目前的教育其实是缺乏这一点的,它不分你有什么样的创造力或天赋,更别提因材施教,而只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显然成绩好的学生就成为了老师的宠儿,成绩差的则被老师冷眼对待。我虽然在学生时代一直深受老师青睐,但其实也深刻感受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当今的教育强调“一锅端”,即所有的考试科目都要求“平均分配”,门门成绩均衡才是真正的好学生,而那些在某一或某一些方面有优秀天分而其他方面不尽人意的学生往往也得不到重视,甚至会遭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骂,最后常常导致本有的天分受压抑,甚至对学生稚嫩的心灵造成极大创伤。天才作家三毛初中时作文极好但是数学极差,多次考试不及格,为了对得起老师和父母,她靠死记硬背数学题目拿了三次数学满分,最后却被不相信的老师拿墨汁在脸上画了两个黑眼圈,并被要求去走廊上走一圈,受尽老师和同学嘲笑的三毛从此自闭和抑郁,始终走不第 1 页 共 2 页出心理阴影并最终自杀身亡。 学生的心灵是最脆弱和敏感的,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心理教育。一个没有形成健全人格的人在走入社会的时候可能无法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可能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样会导致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甚至最终伤害社会。所以,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民众和拥有什么样的社会。 教育也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累加,还应该包括如何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力并培养深化以及让其学会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未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