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落日的辉煌》有感(1) 历史之鉴发人深省紧握机遇直面挑战 持续百年的康乾盛世,中国是世界的一个强国,乾隆末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更是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也长期出超。其时,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曾以国力强盛、气势宏伟震撼一时。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飞速发展。而此时,处于世界大变革时期的中国君主却仍旧“妄自尊大、拒绝开放、因循守旧、反对变革、固步自封”,对同时期风起云涌般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工业产业革命、文化思想启蒙运动,这一世界性的历史大转折和国际环境形势的变化,视而不见。于是,康乾盛世,最终成了落日的辉煌,接踵而来的只能是长夜无歌,泱泱大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直至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 短短百年,从傲世强国到主权零落的“东亚病夫”,在世界的巨大变化面前,清王朝发生了什么。深入剖析,我感觉康雍乾盛世虽然成就卓著,但是盛世之下,仍存在着以下四方面的阴影。 一是闭关锁国。这是明朝开始发展起来的,到了清朝更为严重。清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别的都是一些蛮夷小邦,不与外国有经济、贸易的往来。这一方面对经济损害很大,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前进,限制贸易,无疑也就阻碍了经济的前进;另一方面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也是束缚,看不到外面的情况,视野受到限制。由此,眼光就狭隘,看不到世界之大、事物的复杂性以及历史发展的迅速。比如,清朝政府有严格规定,严禁随意出海;如果出海,船只大小有限制,铁器不能带,粮食不能带多;到了国外限定必须两年回来,否则回国之后将被没收财产、充军戍边。乾隆时期,有机会与英国和平通商,仅仅因为对方使节不给自己磕头这一礼节问题而把人赶走,就把谈判的大门关上了,也使中国失去了了解世界的一次大好机遇,非常可惜。等到列强打到家里来之后,再开始去了解世界为时已晚。从乾隆年间到鸦片战争仅仅相隔五十年,中国与世界的力量对比完全改变。甲午战争前夕,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的第 1 页 共 4 页百分之六,而全欧洲占百分之六十二,中国一下子远远地被落到后面去了。 二是重农轻商。康雍乾时期,政府认为工商生产不是社会的根本。政府控制工商业,能够挣钱的行业都被控制,重要的有利可图的都被政府控制,不让大家经营,更谈不上竞争。如对外贸易、盐业等,都只有经过政府批准的商人才可以经营。商人挣的钱大多要上交给政府。在思想观念上,鄙视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