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不确定的世界》有感 ——戚瑞炜 one part 1 这本书是我在田老藏书阁中借的第二本书,相比于第一本《巴菲特之道》充实的三天而言,这本书在我的手中停留的两周可谓是“历经坎坷”。与《巴菲特之道》相较来看,这本书的覆盖面更为宽广,内容更为丰富,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这本书的单一的针对性并非十分强烈,不同于《巴菲特之道》此书通篇介绍投资的各种方法技巧与运用心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杂而不精,恰恰相反,作者游刃有余地将他所阐述的想法与他所经手处理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其中又贯穿着一些专业知识的分析与解读,真可谓让我“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在阅读此书的时候能真切地去了解美国政界与商界发生的重大真实事件以及其中重要参与人员的解决过程;“恨”是因为在理解书中所讲内容同时又必须要熟练运用和转换之前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知识,比如西方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导论、概率论、统计学、管理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在第一遍通读此书的时候不禁令我有些头疼。 历时两周,熟读三遍,我反复思考才敢下笔写出这篇读后感。因为我所写的每一篇读后感都是充满着个人的真情实意,我要思索出我到底的从书中学到了什么,我花费时间阅读这本书究竟能让我有何提升,而不是东剽西窃,流水帐一般把全书内容记录了下来却没有留下过自己思考的痕迹,这不仅是对田老师无私拿出个人藏书的真心实意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反思与交代。 《在不确定的世界》全书一共十四章,开篇为作者自序。老实说,一开始借这本书是冲着此书的“噱头”——作者是罗伯特·鲁宾,1995 年——1999 年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现任美国花旗集团董事长,书中真实地披露了克林顿时期全球政治、经济决策的内幕。但当我真正地全身心投入到这本书时,我发现这本书并非徒有其表,书中的每句话都不是徒劳无功,每一段第 1 页 共 14 页文字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深意,而且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止不住地去思考一些与他所讲事情相关的一些问题,而当我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有些问题我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的回答,而有些问题作者好像欲言又止没有给予解释,当我再反复去咀嚼那宝贵的文字时却不禁陷入深思,或许作者正是想留给读者一些思考与揣测的空间。正如沃伦·巴菲特的评价:“这是书中极品,作为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无人能及。此书是他多年工作的智慧结晶。对所有那些想知道当政治与经济发生交集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这本书十分值得一读。”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美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