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到 100 岁》有感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读《活到 100 岁》有感 人,在自然中是渺小的,渺小得如同满地的荒草。但渺小的“人”因为拥有顽强的生命和坚定的信念而从远古走来、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文明和财富。 生命本身蕴涵着巨大的潜在能量。生命有时极其脆弱,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可是生命有时又异常强大,强大得令人惊叹。这种能量让你不管面对什么,哪怕是吞噬你的荒野、野兽,还是饥饿、疾病的折磨,都会支撑着你勇敢地战胜它。而在背后支撑生命、提供能量的无疑就是坚定的信念。只要心中生存的信念还在,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窘困的处境也能绝处逢生。另一方面来说,热爱生命,就要有所信仰,有所追求。当人们没有了信仰,没有了追求,生命便完全成了一副躯壳,与一具行尸走肉何已。。。 现实生活中,有人慨叹生不逢时、人生如梦,有人抱怨活着真没意思,更有人说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于是在这种没有信仰的人生观唆使下,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生活的空虚和无聊,太多的游戏人生,太多的颓废和消沉以及百无聊赖……。《活到 100 岁》告诉我们: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我们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的影响。在平时的现实生活中要懂得用乐观积极地态度,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一个人要心态稳定,就要正确对待自己,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要准,不要越位也不要自卑。另外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永远对社会拥有感激之心,既要享受生活,也要懂得奉献社会,要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化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的气魄与度量。 任何事物都不是没有努力和付出都成功的,我们的生命也不过如此,有快乐,也有痛苦,有爱有恨;有努力,也有放弃,有惊有喜。在这样的生命中,我们要战胜困难,付出努力,作出一切有意义的事来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第 1 页 共 3 页 否则,生命失去了这份活力就不会有滋有味。 曾经看过冰心的一篇《谈生命》,深有感触。文中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因此,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拟人、比喻把抽象的生命具体化,把深奥的生命通俗化。文中还有一句话写道:不是每一条江河都流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与《活到 100 岁》提倡的“生命的健康在于运动”的观点如出一辙。医学之父希波克拉讲了一句话,流传了 2400 年。他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