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初学篆书心得体会VIP免费

浅谈初学篆书心得体会_第1页
1/3
浅谈初学篆书心得体会_第2页
2/3
浅谈初学篆书心得体会_第3页
3/3
浅谈初学篆书心得体会 以下是初学篆书心得体会,与各位文字爱好者来分享分享。可能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学习篆书的时候都会觉得这种字体很难学,不知道怎么将这种字写的好看美观,篆书本身还是特别好看的,那么本文是一位大师的学习心得,可以来参考一下。 篆体,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 一般人认为篆书很难学,原因有两点(1)难懂,难记;(2)大家不认识,难于交流。其实,学习篆书的好处是很多的,最突出的有三点:(1)篆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系统,学习它可以深刻理解汉字源流,从象形到抽象的演变过程,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2)掌握纯粹的中锋用笔,此笔法千古不易,将来对学习楷、隶、行、草各种书体都有帮助;(3)唐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篆书重在锻炼线条和笔力,这对学习国画及篆刻的朋友来说无疑是内功的提升。 正因为篆书难懂、难记,所以笔者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常常结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及《说文部目》来思考。一般建议初学者从秦小篆入门,字帖可选《峄山碑》。《峄山碑》是秦始皇(公元前 219 年)东巡时所刻。原石已不在,现在所见为北宋翻刻本。下面以《峄山碑》篆字举例说明如何利用部首来识篆。 (1)《峄山碑》第一个字皇,字形下半部分是王字。《说文》释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lsquo;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rsquo;凡王之屬皆从王。李陽冰曰:lsquo;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rsquo;董仲舒的解释比较牵强,唐代书法家李陽冰提醒我们:中间那一横画要靠近上方。在篆书中,王和玉相似,初学者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就在横画的间隔不同。上两横靠近者为王,三横间隔均匀者为玉,这是重要的特点。 由此,我们又把《峄山碑》的理字找到,原来它的部首是玉。《说文》释理:治玉也。和玉有关。 大家还可以观察这两个部首字由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第 1 页 共 3 页源演变过程,发现它们有很大的区别:王横视即大斧之形,象征武力、权力;玉象是绳索穿起来的三片玉石(侧面)。《说文》释玉:石之美。有五德。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我们再回到皇字,《说文》释皇:大也。大君也。皇是一国之君,当然底部是有权力的王作部首来支持。 如果是给小学生讲解,可以做一下延伸,请孩子们找找《新华字典》里有哪些玉字旁的汉字呢。查找之后发现一大串:瑜、瑞、班、璞、环、球、琅、弄、莹、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初学篆书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