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 2006–07–14 ;修改稿日期 2006–08–21 。基金项目 国家973项目(G1999022101 、2004CB217704-5 、2004CB217801-2 、 2004CB217601 和 2005CB221200-G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西 部 能 源 重 大 研 究 计 划 重 点 和 面 上 项 目( 90410018 和 90510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9676045 、 20076051 、 50474066 和 20676142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104031 )、高等学校博士 学 科 点 专 项 科 研 基 金 ( 98029016 和 20020290007 )、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年轻教师基金、 IET 青年教师基金、煤炭科学基金( 93 加 410101 )、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发展项目基金( 97-312 )、煤炭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 JHB05-3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BK93136049 )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基金。第一作者简介 魏贤勇( 1958— ),男,工学博士,教授。电话 0516–83885951;E–mail wei_xianyong@163.com 。重质碳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基础魏贤勇,宗志敏,孙林兵,秦志宏,赵 炜(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摘 要:介绍了重质碳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资源,其高效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制约重质碳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问题是人们迄今缺乏对其中有机质大分子组成结构的了解。评述了以分子煤化学理论作为指导,利用可分离和非破坏或轻度破坏性的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重质碳资源中可溶有机质,特别是有机大分子成分的组成结构及研究进展,可以为开发从重质碳资源中直接分离高附加值化学品和定向转化重质碳资源为洁净和高热值燃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新工艺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关键词:重质碳资源;分子煤化学;有机大分子;高附加值利用中图分类号:TQ 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06)10–1134–09Scientific basis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eavy carbon resourcesWEI Xianyong,ZONG Zhimin,SUN Linbing,QIN Zhihong,ZHAO Wei(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Jiangsu,China)Abstract:Heavy carbon resources (HCRs) are the most abundant organic resources globally and their efficient utilization is cru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