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案皖西中学 甘露一.学习对象分析通过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并接触到 VB 程序设计语言,初步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独特魅力,对计算机程序、程序设计语言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很想一展身手,体验编程的乐趣,检验自己编写的程序是否能够运行出正确结果。强烈好奇心驱使他们想进一步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但是,在第一章的理论学习中,没有实践的介入,学生觉得很是枯燥乏味,要注意在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到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数学思维能力有明显差别等问题。二.学习内容分析1、 本节的作用和地位:《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也就是入门篇。学好这节课是使学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关键。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信息加工和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人们把现实世界的任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并执行的指令代码。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是在人们的具体指令之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程序是一组操作指令或语句序列。以往使用过的工具软件事实上也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只不过那是别人已经编写好的,可以再计算机上直接使用的工具软件而已。这节课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喜欢上程序设计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再算法与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2、 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尝试用一段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建立对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工作过程的初步认识;然后剖析程序实例;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实例引出一段实用计算机程序,了解运行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第二部分内容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的有关知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程序的体验来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人类解决问题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异同。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各步骤的含义。三.教学目标的制定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