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德为先观后感 "从政德为先"观后感 近期,我单位组织广大干部员工观看了"从政德为先"警示教育片。在工作之余,又认真看了几遍,让我这身在单位要害岗位的员工,观看后能敦促自己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深受启发和教育。下面我就"从政德为先"谈点观看后的浮浅认识和感受。 中国的品格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要反省自求,提升自我,即所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强调自己品德的提升是根本,要通过"尽已之心"而"尽人之心,尽物之性",最终到达天人合一,使人自身和各种关系都得以和谐发展。其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奋战在执勤战备抢险救援一线的消防员工,提升自己的修养,塑造个人品德的风骨,也是做人、做事、做好事的根本。 一、是对党、对国家要忠诚 忠诚是一种品性,一种节操,更是一种信仰。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信仰,才有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执着,才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铿锵,当前少数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渎职犯罪的案件频发,深深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某种程度上动摇了党的执政之基、立国之本。究其犯罪的思想根源,都是理想信念的丧失导致道德的沦丧。忠诚需要在各种考验中锤炼,而最大的考验,莫过于与自我私欲的抗衡。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必须经得起名利、地位、金钱、美色以及各种政治的考验,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形象和荣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欲、慎微、慎初、慎独,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所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二、厚德宽仁、凝聚人心 曾国藩尝问幕僚,如何评价彭玉麟、李鸿章和他的待人之道。幕僚语:"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第 1 页 共 3 页帅仁德,人不忍欺"。不敢欺,不能欺及不忍欺,哪个更**呢。当然是最后者,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尽已之心以得人之心的境界。什么叫仁。二人和谐相处,就是仁。如何和谐。只在于公正无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而已。体现在本职工作,主要表现在: 一是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为人处事中,要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心底坦荡,襟怀豁达,努力以仁厚济众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周围的群众。 二是严于律已,为人表率。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其言行举止必然会潜移默化地给周围同志以示范和影响,起着"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