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年理论武装工作计划 5 篇 理论武装头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 宣传部门的重要责任是引导各界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为了践行这一职责,市委中心组以身作则,全年集中学习了 16次,宣传部门等先后邀请吴敬琏、李肇星等 70 多位知名专家为市县中心组学习作专题报告,服务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做法受到省委宣传部通报表彰。市委宣传部在全市树立了四个学习型示范点,引导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月集中学习不少于一次。两个社科课题被评为一类课题,开展“书香伴我行”阅读活动。在这种示范带动下,我市各级各部门大兴学习之风,更有单位倡导“日读一小时,月读一本书”。 一方面模范带头,强调自学;另一方面,宣传部门发挥优势,讲好“百姓话”,运用系列报道、理论研讨、典型巡回演讲、艺术化宣讲等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把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大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大白话表述出来。艺术化宣讲团先后赴 XX 县区三合镇胡庙居委会、XX 县区谭棚镇白行村、XX 县区王家坝镇、XX 县区泉阳镇、XX 县区双浮镇等地,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流动舞台幕布拉开,锣鼓梆子响起来,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兴致勃勃地赶来听讲,宣讲员不板着脸说教,而是用大鼓书、琴书、快板、渔鼓等老百姓最爱的艺术形式和生动朴实的语言传递精神要义,引得台下观众掌声连连,宣讲效果深入民心。 艺术化宣讲只是我市宣传创新的一种形式。2013 年,我市宣传部门组建“百人宣讲团”,先后开展了艺术化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进网络、“万人读书月”及“百名专家大讲堂”等活动,理论宣讲活动有声有色。截至去年底,全市196 家大讲堂集中宣讲 1000 多场,直接受众超过 20 万人次。十八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电视、进网络,深受群众欢迎。 鼓舞干劲提升形象,“立体化”的阜阳更加清晰 “用"第三只眼睛"察民情,用"第三只眼睛"纳民谏,用"第三只眼睛"解民忧,用"第三只眼睛"应民声……”去年《人民日第 1 页 共 2 页报》发表了市委书记于勇署名文章《网络是我的第三只眼》,站在决策者的角度看网络,将其作为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践行执政为民的重要纽带,党委政府多角度、全方位接触社会信息的重要平台。 文章体现了领导干部心系群众的责任感,被国内 50 多家主流网站转载,相关网页 500 多个,有力带动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学网、读网、懂网、用网,真正变网络“为我所用”。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