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配电网规划与发展思考研究 儿科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0 年到 2015 年期间,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儿科取得了较大发展。随着儿科病区床位数增多和病房住院环境的改善,收治病人数人数逐年增加,病源病种有所拓展,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内涵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儿科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现制订儿科“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回顾 我院儿科担任全区儿科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科室全体医护人员 30 余名,其中医生 13 名,护士 20 余名,其中副主任医师 1 名,主治医师 6 名;主管护师 5 名,其中攻读在职研究生 2名。年门诊平均就诊 15000 人次;住院患者人数 2600 人次,平均住院日 7.98 天。 设有儿科门诊及住院病房,科室管理规范,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儿科病房现设有床位 60 张,并设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抢救治疗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新生儿急危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开展了胃肠外经脉营养,气管插管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心静脉置管 picc、鸟巢护理早产儿等技术,形成了科室专业特色,达到市级医院先进水平,在我市 XX县区有较大影响力。在治疗重症肺炎、婴幼儿哮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及矮小症的早期筛查、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等方面,有很大技术优势,并开展了婴幼儿肺功能检测及食物特异性 igg 抗体检测技术。 二、现状分析 (一)、儿科目前市内、省内发展情况。儿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科发展,由于它研究和服务于特殊年龄段人群,有其较强的特点,儿童不同于承认,改组人群特征是不成熟,且为多系统的不成熟。外界的作用,包括环境、微生物、物理、化学、药物等,在机体中发生的反应及影响是有很大差异的,第 1 页 共 4 页需要特殊对待,且儿科含盖了内科、外科、五官科及所有成人分科科目。目前在省内儿科发展主要是在儿科三级分科并以省级专家、博士导师为带头人,在生理、病理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逐渐向四级分科过渡;在市级医院尤其 XX 市人民医院的儿科早已完成了二级分科,部分科室做了三级分科如纤支镜、血液过滤等,同时加入北京儿童医院联体集团;区妇幼保健院的儿科,也在逐渐完善二级分科,并由齐鲁儿童医院进行技术上的帮扶。 (二)我科存在的问题。(1)我科在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