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VIP免费

(完整)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_第1页
1/6
(完整)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_第2页
2/6
(完整)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_第3页
3/6
(完整)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 1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综述 吴卫平 审校 李选 1 概述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多发生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系因肠系膜血管(动脉或静脉)闭塞或血流锐减而引起的严重缺血性损害或肠坏死。该组疾病发展较快,肠管短期内出现广泛坏死,死亡率极高。只有在肠管坏死前,尽早诊断,尽快恢复肠系膜血管血流,才能治愈.[12]而过去临床诊断和治疗上要做到这一点都较困难,外科血管重建和被动切除坏死肠管为其经典治疗方法,该组疾病总死亡率达60-100%[]。直到上世纪70 年代,Boley 等人报告对肠系膜动脉缺血采用较积极主动诊治方案???,早期识别肠缺血原因,尽快恢复肠系膜血管血流,使急性肠系膜缺血(AMI)存活率由20%上升到55%。[3]随着对肠道缺血性疾病认识的深入,螺旋CT、CTA、MDCT、MRA、多普勒血流成像等无创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而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灌入血管扩张药、经导管溶栓、取栓、血管成形(PTA)及内支架植入(PTAS)在缺血性肠病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不论血管栓塞、血栓形成、收缩狭窄等原因导致的肠系膜血管闭塞或非闭塞性缺血,最终预后取决于1、全身循环系统状况;2、血管受累程度;3、受累血管数量和口径;4、血管床对血流减少的反应;5、侧支循环状况;6、缺血持续时间;7、受累肠段代谢情况。[29] 短暂轻度缺血只引起肠管粘膜损害,恢复血流后约两周均可愈合。中度缺血深及肠壁肌层,治愈后可形成瘢痕性狭窄.重度缺血则肠壁全层坏死,呈现不可逆性变化。动脉性缺血,肠壁坏死进程较快。静脉血栓形成时肠管血流回流受阻,首先肠壁充血、出血,继而动脉亦栓塞,肠管坏死,病程进展较缓慢,肠壁坏死出血,腹水呈血性。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通常分为:①、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②、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③、急性非闭塞性系膜血管缺血;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 2 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栓塞、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是肠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可由于栓子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两者发生率分别为55%与45%。 2.1 病因与病理 多数栓子来源于心脏,来自风湿性心脏病与慢性心房纤颤的左心房;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左心室,或以往心肌梗塞后形成附壁血栓;心内膜炎,瓣膜疾病或瓣膜置换术后;也可来自自行脱落或是经心血管导管手术操作引起的脱落斑块;偶有原因不明者。肠系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