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教学案例——技巧:仰卧推起成桥一、情景再现本次“国培计划”结合新课程中的热点和难点的问题,深入北京名优和特色学校驻地体验和贴身学习,寻求解决问题困惑的有效途径和对策办法。安排了异地做课的环节,教学内容:三年级学生的仰卧推起成桥,授课老师为实验小学的陈佩佩老师、丹城三小的王佳颖老师、外国语学校的许晶晶。案例描述如下:片段一:陈佩佩老师,学生绕垫子慢跑配以口号,使学生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之后是垫上操,然后进行辅助练习。教师进行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加以点拨,学生体验了正确用力方法,成为课堂的主人。之后教师根据动作的特点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最终达到掌握动作的目的。片段二:王佳颖老师,十分钟时间与学生互动,王老师了解学生的想法,传递自己意图,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双人操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及互相合作的意识。之后的过程始终贯彻两人合作,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动作而且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片段三:许晶晶老师,有效的利用了垫子,不仅在课的准备部分利用垫子进行了蛇形跑,在辅助教材中也利用垫子进行了造房子的接力赛,在主教材的教授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一步步、由易到难,使学生慢慢的掌握了动作。二、问题透视仰卧推起成桥是小学体操项目之一。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而且对培养学生顽强、坚毅、刻苦、耐劳等品质也有一定的意义。由于练习时对柔韧性要求特高,而有些学生由于平常对柔韧性练习较少,所以主要看学生天生的柔韧性的好坏。在学习的过程中柔韧性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害怕和厌倦心理,,影响了教学效果。 “国培”研修团队告知老师上课内容的那刻起,各位教师认真准备,集思广益,大家聚集的焦点主要在如下(一) 、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问题?(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三) 、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四) 、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的问题?(五) 、教学方法能否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六) 、场地布置和器材利用的问题?(七) 、课堂教学评价使用方法的问题?(八) 、课堂预设能否达成的问题?……总之,如何更好的掌握,完成教学目标,是大家关注、关心、担忧的问题。通过观摩三位老师同类教材的上课之后,我的感受如下:片段一感受:这是一节目标达成度很高的体育课,感叹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那么的收放自如,没有老师过多地讲解、刻意地示范,学生练习过程时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