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明天》的说课稿团风小学 叶玉姣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十三课《向往明天》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与学的方法、教学程序的设想和意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一下这节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课内容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十三课《向往明天》的第一课时。这课主要是讲多姿多彩、充满情趣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迎来崭新的中学生活,那小学和中学阶段有些什么不同呢?这就要求我们学生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提前去了解中学的生活、感受中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能正确面对新生活、敢于挑战新生活,用积极的心态做好进入初中的准备。(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从新《课程标准》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出发,九年级教材的教学和教育目标,具体体现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三个方面。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新生活、新挑战的积极心态。知识目标:知道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认识初中生活的特点。能力目标:与学生一起探讨收集信息的途径、方法。尝试与好朋友商量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或困惑。做好上初中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学的学习环境、感受中学的学习氛围:了解中学生活的特点。教学难点:产生对中学生活的向往,开始做好进入中学生活的各种准备。(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一些初中校园生活的信息。学生准备: 课前问询邻居或亲戚家哥哥、姐姐初中生活的情况并作好记录。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中心城市的小学生生活视野比较狭窄,学习几乎成为了孩子生活的全部,只要孩子努力学习,其它什么事都不需要操心,甚至不需要自己动手。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影响下,小学生的自理能力,社会适应力非常差。对于即将走进新校园,挑战新生活的孩子们来说,教方法比教知识要重要得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孩子们即将走进新的校园,他们有很多新奇感也有很多顾虑和担忧,特别是 周围的老师、家长跟他们灌输过很多有关初中学习生活的忙和累,孩子们的焦虑思想也不轻,因此,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生活学习态度尤为重要。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学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差异,感知中学生活的特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