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动与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中的动与静 群文议题 探索古诗中动静搭配的奇妙之处 作品教学年级 五年级 选文篇目 《绝句·迟日江山丽》 选文来源 《唐诗三百首》张芳·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鹿柴》 《唐诗三百首》张芳·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鸟鸣涧》 《唐诗三百首》张芳·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居秋暝》 《唐诗三百首》张芳·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秋日即景》 自创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中动景与静景的关系; 二、运用“想象”的方法读古诗,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 三、引领学生体会中华诗歌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到动态和静态的诗句与词语; 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 课例与常规教材教学的关系 统编版教材语文教材的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一课《古诗词三首》让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语文教材,选择探索古诗中的动静搭配的奇妙之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培养学生想象力,体会中华诗歌的美妙之处。 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游戏导入,体会动静 (一)课前音乐,放松心情。《雨韵》 (二)课前游戏,活跃气氛。《雨点变奏曲》 规则:“小雨”——手指敲击桌面,“中雨”——两手轮拍大腿 “大雨”——大力鼓掌,“暴雨”——跺脚 1、教师:现在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突然天空开始下小雨,小雨渐渐变成中雨,中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暴风雨,暴风雨减弱成大雨,大雨变成中雨,又逐渐变成小雨……,最后雨过天晴”(现在,让我们用倾盆大雨般的欢迎各位老师的聆听) 2 、刚才我们一起让耳朵经历了一次从鸦雀无声到穿云裂石的特别旅行,现在我们让眼睛去欣赏一下从静态到动态的景物之美,请看屏幕。(播放静态、动态视频)现代摄影师运用镜头记录下了风景的静态之美和动态之美,其实啊,早在一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诗人就会运用文字镜头记录风景的静态之美和动态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中的动与静,感受文字镜头记录的动静之美,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就是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 二、第二环节:学习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感受动静搭配之妙 (一)读古诗,纠正字音。(预设:鸯在这里读一声还是轻声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录音。) (二)读古诗,划分节奏。(预设:你们同意这位同学读的节奏吗? 同意,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