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性管理-赶超管道安全的国际水平VIP免费

完整性管理-赶超管道安全的国际水平_第1页
1/12
完整性管理-赶超管道安全的国际水平_第2页
2/12
完整性管理-赶超管道安全的国际水平_第3页
3/12
1 近年来,管道完整性管理(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简称PIM) 受到我国越来越多的重视。 其实, 国外很早就已经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而且还制定了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规定。 例如美国的PSIA 中,明确要求管道运行商要在后果严重地区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随着我国管道服役时间的增加,由于外部条件(地质危害等)的影响、管道自身腐蚀、管材和施工焊接质量等原因,导致管道泄漏、爆炸等,危害了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国家财产损失, 破坏了自然环境,对管道的安全性管理和风险评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尽快在我国实施管道的完整性管理迫在眉睫[1~5] 。一、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概念对于什么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概念,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是不同的定义从本质上来说内涵是一样的。管道完整性PI (Pipeline Integrity) 是指管道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服役状态。包括以下内涵:①管道在物理上和功能上是完整的;②管道处于受控状态;③管道运行商已经并仍将不断采取行动防止管道事故的发生;④管道完整性与管道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检修和管理的各个过程是密切相关的。管道的完整性管理PIM(PipelineIntegrityManagement)定义为,管道公司根据不断变化的管道因素,对油气管道运营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技术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不断改善识别到的不利影响因素,从而将管道运营的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通过监测、检测、检验等各种方式,获取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道完整性的信息,对可能使管道失效的主要威胁因素进行检测、检验, 据此对管道的适应性进行评估,最终达到持续改进、减少和预防管道事故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二、国内外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发展现状国外油气管道安全评价与完整性管理始于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至90 年代初期,美国的许多油气管道都已应用了完整性评价与完整性管理技术来指导管道的维护工作,随后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也先后于90 年代加入了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行列;欧洲管道工业发达国家从80 年代开始制定和完善管道风险评价的标准,建立油气管道风险评价的信息数据库, 深入研究各种故障因素的全概率模型,研制开发实用的评价软件程序,使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向着定量化、精确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至今为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台了如 ASME B31.8 S《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API 579《适应性评价推荐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性管理-赶超管道安全的国际水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