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交流汇报材料××区始终把党员教育视为锤炼党性、激发党组织活力、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措施,全面推动“学”之动力、丰富“教”之资源、涵养“干”之品质,构建全覆盖立体化的党员教育格局。一、优化课程设计,以先进思想激励先锋力量。开设党性理论课、案例实操课和典型事迹课,多样化拓展党员教育载体与形式。学思想,固党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课程,重点聚焦于理想信念、党规党纪及警示教育等方面。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监委、区直机关党工委等部门,共组织实施线下培训 135 班次,覆盖党员人数达 4800 人次;各街道(镇)依托基层党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育培训,确保党员教育融入日常、贯穿全年。学案例,促经验。围绕基层治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发多层次的案例教学课程,总结“围城经济”相关案例 15 个,着力打造“一街一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12 个,以××小区为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地教学点,强化典型经验转化,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提供丰富资源。学典型,强引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以省、市、区“两优一先”表彰对象为基础,深入挖掘榜样事迹 35 个,录制精品党课 165 部,让榜样在全区的宣讲中现身说法、传递思想,砥砺初心,营造出全区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二、拓展教育阵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课程质量。聚焦校地协同、课程多样、资源下沉,持续增强教育培训和宣讲阵地建设。构建“区级与街镇”双党校格局。规范建设区、街(镇)两级党校,通过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培训基地和机关会议场所,打造总面积超过 2600 平方米、能同时容纳 1600 人参训的基层教学阵地。开展“红谱先锋·校地共育”项目对接及合作建设签约活动,区委党校及各基层党校分别与 8 所省、市属高校结对共建,推动优质教学资源落地,助力党员教育。选聘“专家与头雁”双导师。依托高校和党校骨干讲师组建导师库,吸纳 100 名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及致富带头人入库成为兼职导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师资队伍,定期开展授课培训。解释中央政策时讲透“为什么”,贴合基层实际讲明“怎么做”结合政策理论与基层实际以及党性教育与业务需求,确保培训内容既有高度,又接地气。设立“云端与田间”双课堂。通过“吉林云党校”和学习强国平台开设“云课堂”定期推送时政热点、学习重点、工作要点,方便党员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