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 课时主备人陈丽 审核人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动手能力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并学习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技能目标: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表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重、难点预测教学重点: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重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认识 1 克有多重和建立 1 千克质量的观念。课前准备自己收集不同物品的重量(最少 3 种),带 1 千克的一袋砂糖和 2袋盐,2 分硬币,认识不同的称。时间预设导学:2 分钟 自学:15 分钟 互学:13 分钟 评学:9 分钟 整理导学案:1 分钟学习过程师生笔记一、导学:1、第一组:一个西瓜和一个气球。第二组:一只松鼠和一只黑熊。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 2、掂一掂:一本数学书和一支铅笔,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我们大家知道长度有长度单位,所以重量也有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请大家再次明确学习目标。二、自学: 自主学习:先阅读教材第 85-86 页,再完成问题,把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1、请写出几个课前所收集的重量,你有什么发现吗?这些重量是如何得来的? 2、你认识哪些称?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3、你知道 1 千克有多重吗?找出自己带来的重 1 千克(电子称、台称、弹簧称、磅称、天平、杆称等)的物品,说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物品的质量是 1 千克? 4、你知道 1 克有多重吗?请用天平来称一枚 2 分硬币,并用手掂一掂,感受 1 克的重量。并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是 1 克? 5、小组内互相掂一掂各自所带的物品,并感受其重量。合作探究:借助实物、称等,议一议:1、一袋砂糖重 1 千克,1 袋盐重 500 克,两袋盐是 克,两袋盐和一袋砂糖是一样重吗? 2、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3、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暴露问题:各小组将群学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认为解决有困难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三、互学: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拓展提升。四、快乐达标:1、书 88 页练习十八第 1 题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 88 页练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