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团风县团风小学 吴汉英教材解析:《玲玲的画》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册的一篇课文,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她自己动脑筋,变“墨渍”为“小花狗”。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类似事件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让学生走进故事中,感受人物感情的变化,与主人公同喜同悲同乐。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反复朗读中,体验情感,积淀语感,丰富语言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教学准备CAI 课件 生字卡片 辅助图片 学生自备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题。1、师引言,认识可爱的玲玲姑娘。(课件显示玲玲姑娘,向大家亲热的打招呼)谁能向玲玲打招呼?指名认读“玲”,交流识记方法。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玲”字。二、初读文本,学词识字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指名认读带拼音词语,读对了大家跟读。3、开火车认读去拼音词语。4、自主识记生字。① 学生用自备卡片识字,同桌互考。② 全班检查交流。③ 师生趣味游戏巩固识字成果。三、精读文本,感情朗读。1、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2、交流读书成果。① 学习 1—3 自然段,多种方法理解“端详”。② 指导朗读玲玲满意的心情。③ 欣赏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3、课件展示画被弄脏过程,激发兴趣,感悟 4—6 自然段。① 自读自悟,感悟“着急、难受”的心理。② 反复朗读,营造氛围。4、学习第 7 自然段,读懂玲玲怎样处理“坏事”,体会玲玲为什么“更满意”?感情朗读,男女赛读。5、拓展延伸,多种形式朗读,在读中理解寓意,突破难点。6、回归整体。师生配乐朗诵全文。四、总结全文,指导书写。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不仅欣赏了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读懂了发生在玲玲家的小故事,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2、欣赏名片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步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3、指导书写重难点字。4、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