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序列训练前言作文教学要不要系列化?我想是有必要的。作文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形成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这个规律,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必然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的老师会说,课本综合性学习中有专门的写作要求,这岂不是作文系列?我看如果把综合性学习作为作文系列,是片面的,不符合学生写作的认知心理。就拿七年级来说吧,像“这就是我”,“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成长的烦恼”等这些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还是可以写,但像“探索月球的奥秘”、“追寻人类起源”、“漫话探险”、“马的世界”这些话题远离学生生活,作为作文话题就实在难为我们学生。就拿话题“黄河,母亲河”来说,我们黄冈学生连黄河见都没有见过,怎么写?闭门造车,不好;空发议论,太难。课文要求以“我心中的黄河”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写出你对黄河的希望与祝愿,显然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范围。没有生活基础,就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不可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更不可能写出新意。再比如“追寻人类起源”,这个综合性学习与培养“写”的能力有关活动有:填写人类起源、进化表,并用凝练的文字表达出来,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写成一篇作文。这说得容易做得难,教材的编者出发点是好,但未免有点拔苗助长,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过高估计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新教材就我看最大的问题在于作文教学的无序性,新教材没有按文体划分单元,很多课文本身也是文体难分,加上最近几年流行的话题作文,更加剧了作文教学的泛自由化,作文教学无“序”可循、无“章”可据、“法”可依,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分散且隐藏于不同阶段的教学之中,而许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又无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呈现出盲目性、无序性、随意性、低效性,可以这样说,目前的学生作文水平是近十年来最差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作文教学急需正本清源,其中我觉得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应制定出科学的作文系列化体系。初中作文要以记叙类为主,兼顾多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必须全面训练,一个不能少。当然各阶段要有侧重,但必须兼顾。一般说来,八、九两个年级要分别兼顾说明文、议论文写作。目前教学的功利化很严重,以前中考考话题作文,不限文体,学生千篇一律的记叙文或散文,黄冈从08年起开始明确要求写议论文,而且有意提高议论文分数,很多教师就片面强调议论文写作,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矫枉过正了。从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看还是应该侧重记叙。至于说明文和应用文则普遍疏于训练或干脆置之不理,乃至大部分学生连普通便条都不会写。所以作文系列化训练文体要全。“初中作文序列训练”是我县教研室课题,目前该课题研究已经全面铺开,作为课题的载体《初中作文序列训练》,是由我校语文教师精心编撰出来的,并开始在全县推广。我相信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我们的作文系列化研究一定会结出硕果。我们的课题读本依据课标及综合阅读的要求,分六册书编写,每册设置七个作文题,每个作文题设置“文题设计”、“作文指导”、“例文引路及素材库”四类。文题设计主要依据文本和学生实际,对课文作文训练适当增删,删去了脱离学生实际的写作内容,增加了一些说明文、半命题作文、改写、材料式议论文等写作,这固然有考试功利的考虑,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写作能力。作文指导是从思路、方法上进行指导。例文引路主要选择各种考场满分作文、班级学生的优秀习作,还有少量的教师下水作文。素材库为学生写作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比如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典型事例,还有少量的写作知识。作文序列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课题,我们的研究是摸石头过河,这本书也是一种尝试,肯定有许多不足甚至错误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同行专家的批评和指正,也还望广大的学生向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七年级上【文题设计】(一)1、以“这就是我”为题,给自己画像,要突出自己的外貌、个性等。2、叙写要真实,语句要流畅,尽可能体现个性语言。3、500字左右。参考题目: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我小小的我我——独一无二的人物我的秘密【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