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 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陈旭远 教授 chenxy@nenu.edu.cn 0431 - 5098297 13180809258 新课程的高原期! 关于知识的大讨论? 学习方式转变? 大班额条件下的新课程实施问题? —— 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一、生成性教学的理解 案例 : 心理课、语文课 所谓的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首先,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 其次,生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再次,生成需要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生成的前提——预设预设性: 传统教学——固定的、文本的、模式化的 新课程——目的性、引导性、设计性 个性化教案设计: 教学理念个性化、呈现方式个性化、学情分析个性化、预设个性化、反思个性化。 学情分析 问题预设 教案与教学生成的关系? 三、生成的目标——发展 关注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 发展? 潜在水平 最近发展区 现有水平 四、生成的动力——交往互动 教学即交往,交往是教学的本质属性。 教学交往即人与人本质力量的相互关系。 交流——理解——启发 ( -3 ) X ( -4 ) 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 提高彼此的智慧、修养与境界; 实现彼此的共识、共享、共进。 五、生成的价值追求——生命 (卖火柴的小男孩) “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 。 关注人意味着: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关注人的生命体验 关注人的生活质量 关注人的人生追求 生命化教学——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课堂教学充满: 好奇、情趣、志趣 形象、生动、活泼 思考、探索、质疑 发现、顿悟、启发 经历、感悟、欣赏 生命化教学 是指在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人格得以塑造、个性加以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教学境界,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 1 、以生活世界为根基 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解决问题、安塞腰鼓) 2 、师生形成健康情感、人格 生命化的教学过程正是通过师生双方的智慧的碰撞、人格魅力的影响而不断地体验着、升华着情感,促进双方的人格得以提升。 3 、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生命得以生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