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简介 SQL Plus 行编辑命令及功能 A[PPEND]text 将文本text 的内容附加在当前行的末尾 C[HRNGE]/old/new 将旧文本old 替换新文本new 的内容 C[HANGE]/text 删除当前行中text 指定的内容 CL[EAR]BUFF[ER] 删除SQL 缓冲区中的所有命令 DEL 删除当前行 DEL n 删除n 指定的行 DEL m n 删除由m 行到n 行之间的所有命令 I[NPUT] 在当前行后插入任意数量的命令行 I[NPUT] text 在当前行后插入一行text 指定的命令行 L[IST] 列出SQL 缓冲区所有的行 L[IST] n SQL 指定的第n 行 第二章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 Oracle 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关系数据库是按照二维表结构方式组织的数据集合,每个表体现了集合理论中定义的数学概念——关系。 数据库的内部结构有:1、表空间(①system 表空间②sysaux 表空间③undo 表空间④users表空间⑤temporary表空间);2、表;3、约束条件(①主键②默认约束条件③检查约束条件④唯一性约束条件⑤外键约束条件);4、分区;5、索引;6、用户;7、方案;8、同义词;9、权限及角色;10、段、盘区和数据块。 SYSTEM 表空间自动生成,并且必须要有。 undo 表空间是存储撤销信息的表空间。 表空间可以分为几个段,段划分为几个数据区间 段是表空间的下一级逻辑存储单位,一个段只能存储同一种模式对象。 根据段中存储逻辑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数据段、索引段、临时段、回退段。 数据库>数据表空间>数据段>盘区>数据块。 数据库外部结构: 1、数据文件(一个表空间可以有多个数据文件,而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2、重做日志文件(当数据库中的数据遭破坏时可以用这些日志来恢复数据库) 3、控制文件 包括:(1)数据库名称与建立时间; (2)数据文件与重置日志文件名称及其所在位置。 (3)日志记录序列码(log sequence number) 数据库实例也称作服务器,数据库拥有自己的系统全局区和相关数据文件的oracle 服务器进程集,它是存储和控制数据库的软件机制。 数据类型:char 固定长度字符域,最大 2000B;yarchar2 可变字符域,最大长度 4000 字符;date 日期;number 可变长度数值列,允许 0,正负。 创建表的实质是定义表结构及约束条件等属性。 第三章 数据库的操作 1 插入记录; INSERT INTO XS(XH,XM,ZYM,XB,CSSJ,ZXF) VALUES(„061101‟ ,‘王林’,‘计算机’,‘男’,TO_DATE(„19891120‟...